詭三國

馬月猴年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普通的梁木結構的泥瓦房,大概也就二十幾個平方,黃泥墻上塗的白堊有些地方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917章雞飛狗跳,風口之豬

詭三國 by 馬月猴年

2020-12-26 18:44

  雖然壹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太原王氏的爵位問題究竟有什麽樣的影響,因為太原王氏從王允那個時候之後就基本上淪落了,壹個虛爵雖然能改變王氏子孫的窘迫的現狀,但是並不能帶來職務上的提升,所以壹開始很多人只是在議論著爵位能不能頒發給女性的話題,甚至認為這只是壹個疏忽,很快就會被修正。
  直尹監也是如此,壹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驃騎將軍安排給蔡琰的壹個壹個位置,壹個虛職而已,然後發現越來越多的女官,以至於開始了真正切實的事項安排,不再是壹個純粹掛起來,或是擺出來的花瓶的時候,許多人才恍然,原來這個直尹監真的要做壹些事?
  隨著這個茶余飯後的話題逐漸被越聊越多,然後王氏女爵和直尹監兩件事情相互勾連起來之後,壹些嗅覺敏銳的家夥就發現,驃騎將軍似乎對於這兩個事情,沒有任何的評價…… 有時候,沒有評價本身也是壹種評價。
  所以許多人嚇了壹跳,驃騎將軍這是要幹什麽?
  真的要用女性為官?
  雖然只是少數,可是這些畢竟都是朝廷正式任命的正兒八經的爵位和職位,這和所謂的什麽夫人,什麽太後等等依附在男性之上的職位全然不同…… 這是完全獨立的,屬於女性的官職和爵位,不是某某人的夫人,也不是誰誰的太後!
  這個結論太出乎這些士族子弟的預料,很多人壹時間都不知道應該做出什麽樣的反應來,雖然這些人壹時之間還琢磨不出驃騎將軍推動這個事情背後有什麽深刻的含義,可是將這件事情和驃騎之前的那些行為聯系壹起分析,那麽肯定不會簡單!
  驃騎將軍斐潛搞的新名堂還少麽?
  哪壹次不是如同地震壹般,震得舊有的那些框架搖搖晃晃,甚至垮塌崩潰?
  別的不說,青龍寺大論提出的那些理論,甚至連先聖都給壹巴掌打成了先賢,或是先師…… 道理上說得通,不代表情感上就這麽輕易的接受。
  因為每個人的立場不壹樣。
  壹些政治上嗅覺敏銳的家夥,很快就根據現有的這些情況和之前的壹些事情聯系起來,覺得斐潛在搞完了理論基礎之後,便開始針對士族子弟生存空間要進行分配和切割了。
  如果說孔子從聖人到先賢,是代表著士族經書傳家的價值下降的話,那麽女性的爵位和官職無疑又是分薄了原本就不多的職位坑位,讓原本就競爭激烈的環境更加的復雜且紛亂起來。
  若是真的這樣下去,搞不好將來壹大家子裏面,不用外人搞什麽動作,自己家就要先崩了!
  女性可以任職,可以封爵,那麽到時候遇到繼承權的時候,又該怎麽分?
  家族傳承,就要出大簍子了啊。
  因此當蝗蟲從河洛蔓延而來,開始侵蝕關中和河東的時候,然後不知道從什麽地方開始有傳言出來的時候,許多士族子弟就開始了表演,然後抱著壹種幸災樂禍的心思在等著看好戲。
  當官,那有那麽好當的?
  且不論有沒有實際的民政經驗,單單是遇到了事情處理的手段和能耐,都是考驗壹個人能不能當好官的基礎標準,因此將蝗災的大帽子蓋到了女官身上的時候,很多人就認為即便是驃騎將軍斐潛,要去收拾那些爛糟的局面和因為蝗蟲導致的流民,都會是壹個非常大的難題,而再這樣的情況下,驃騎將軍斐潛必然就要做出壹些選擇…… 蝗災之後,顆粒無收,到時候幾萬,甚至十幾萬等著吃飯的嘴,驃騎將軍再能耐,能夠變出多少糧食來?
  到了那樣壹個局面之下,驃騎將軍必然只能妥協壹途!
  強搶強征?
  呵呵,知道什麽叫做光腳不怕穿鞋的真正含義麽?
  因為正常來說,穿鞋的和光腳的許多方面都是不相等的,但是壹旦變成了相互搏命,那麽就等同於說雙方都在同壹條線上。
  驃騎將軍的兵卒也不是什麽都不懂,只懂得廝殺的傻子,他們也是人,所以如果這些兵卒發現驃騎將軍斐潛如果從壹個為國為民的形象上跌落下來,成為壹個強征強搶掠奪民眾的家夥之後,會發生壹些什麽事情?
  斐潛只要不瘋,自然不會明搶。
  所以許多士族子弟就等著看女官的笑話。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斐潛竟然帶著女官,在關中迎著蝗蟲,硬生生給擋了下來!
  雖然這其中也有壹部分是老天幫忙,畢竟當下壹天比壹天冷,西北風也是壹天比壹天強,所以向北向西飛的蝗蟲是逆風,相對來說比較困難,數量自然比向南向東的少壹些,但是不管怎樣,這壹次的蝗災竟然沒有影響多嚴重,關中大部分的莊禾,都得到了及時的收獲,損失的也只有左馮翊的壹部分田地,並沒有這些士族子弟料想的蔓延三輔那麽嚴重…… 然後這僅僅是開始。
  旋即驃騎將軍便下令開放位於左馮翊的軍屯糧倉,在留足了兵卒口糧之後,剩余的糧食統壹由龐統負責調配,進行賑災。
  同時直尹監的女官正式全數下達左馮翊,核查統計左馮翊的受災人口,清查受災狀況,定災後補助,並匯編成冊再送長安申報核查。
  驃騎將軍府衙將會根據左馮翊報送的帳冊而制訂方案調撥銀錢糧草,另外,左馮翊的壹系列舉措也同樣到了河東區域,當地大戶裴氏也配合,壹方面要妥善安撫災民,另外壹方面要協助災民重建,使得原本已經有出現難民流動的區域重新穩定了下來。
  潼關則是做好了接收、安置、隔離難民等等的事宜,開始接收從河洛和兗州陳留左近而來的流民…… 同時驃騎將軍府斐潛還讓棗祗派遣出大量的農學士,協助淳於縈對於蝗蟲落腳地開始清除蟲卵和深耕,爭取不耽誤明年的春耕。
  另外,驃騎將軍府還下達了軍令,讓地方駐守的兵卒壹同協助地方官吏,對於災區恢復耕作工作要全力協助,必要的時候,可以派駐軍參與燒荒、開墾、翻耕等等工作…… 從驃騎將軍府衙傳出來的壹系列的命令,讓人目不暇接,在傳遞和執行這些命令的時候,也不得不對於驃騎將軍斐潛表示嘆服…… 看著這個架勢,竟然是如此的有條不紊絲毫不亂,就像是驃騎將軍斐潛已經經歷過十幾次的天災似的,有了豐富的應對經驗壹般。
  在這樣的年代之中,就連箍個木桶都是不輕易傳授的技能,像是驃騎將軍斐潛這樣面對災情的冷靜和全面的處理,似乎是無師自通壹般,難道說真的就有天授之人的存在?
  當壹部分人意識到了似乎難不倒斐潛之後,壹些善於周旋的士族子弟立刻采取了行動,從各個隱秘的倉庫之中搬出了壹些錢糧,然後送到了驃騎將軍府來,長長的車馬從府衙門口壹直綿延到了道路外面,壹大群身穿錦袍頭戴頭冠的大小官吏按照地位高低排列著,就是為了能和驃騎將軍見個面,說上兩句話,刷上壹些存在感…… 當然,最重要的是以這樣的行動來表示壹個態度,他們是支持驃騎將軍的,是擁護斐潛的,之前那些所謂在市井上的謠言,他們根本沒有參與,不知道也不清楚究竟是怎樣的壹回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人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他們或許真的沒有參與此事,只是只是安靜地觀察事態的進展,等待著最後的結果,從他們為自己的仕途前景的考慮來看,這樣做無疑是正確的。
  可從他們擔負的責任來來看,這樣做又無疑是錯誤的,壹個含混模糊的立場必然會影響到他們處置日常公務的態度,從而造成地方上的很多亟需要解決的問題被拖延擱置起來。
  要是在平常時候,這樣做或許不會帶來太大的問題,可在某些特殊的局勢下,就像是當下的災害的時候,就往往會被放大,最終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斐潛其實也不是壹開始就熟練的像個機器的…… 當年剛剛到了平陽的時候,斐潛作為壹個剛剛走上政治舞臺的新手,面對的又是壹塊經歷過戰陣,荒涼且廢耕許久的土地,連城市都是壹片廢墟,從他踏進平陽城中的那壹刻,就被無數亟待處理的事情給淹沒了。
  勞軍、撫恤、賞賚、安置,光是壹堆軍務上的事情就足夠繁重了,還要加上民政方面的事情,而且那個時候身邊只有壹個杜遠和賈衢,都是生手,真的是忙得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不過也是那壹段時間的經驗,所以才有當下斐潛看起來舉重若輕的各種命令和舉措。
  這壹件事情,也讓斐潛意識到,其實別看現在自己拿到了西京尚書臺,似乎根基穩健,其實依舊還是很多人在騎墻。
  說起來,群體意誌是壹個非常奇怪的東西,有時候會被壹些莫名其妙的事件所牽引,也有的時候會因為良知而改變,但是大多數時候,群體意誌就是壹個最大的騎墻派,什麽時候便了風向,便往那壹邊倒。
  利益就是風。
  風來了,豬都能飛。
  當然也就包括豬身邊蹲位更小壹些的雞犬。
  所以當風猛然間停下來的時候,請問是豬先掉下來,還是雞,亦或是犬?
  斐潛仰頭望天,就好像天上有好多豬,犬,雞在飛壹樣。
  人,天生下來,就是要吃東西的。
  這壹點,和其他動物並沒有什麽分別。
  唯壹的區別,就是人吃東西的時候,有規矩。
  燧人說,人,不吃生。
  伏羲說,人,不可吃人。
  神農說,人,不能吃毒物。
  這是最早的規矩。
  可是人又最喜歡打破規矩,或許是因為刺激,或許是因為逞強,或許是因為其他的壹些什麽東西,然後吃生,吃人,吃毒物。
  比如生肉,紫河車,野蝙蝠什麽的。
  吹噓生魚片的營養的,鼓吹紫河車療效的,宣揚野生動物壯陽滋陰的,都是壹個東西,利益。
  然後利益的大風之下,便是被吹起來的豬,犬,雞。
  雞。
  下個還不到巴掌大的蛋,都要格嘰格嘰個半天,吃點沙土裏面刨出的食物,也要搞得壹地雞毛,遇到連屁大的事情就壹頓亂飛,發表壹頓咯咯唧唧。
  犬。
  慫犬也是雞飛狗跳壹類的,什麽風吹草動都能叫喚半天,但是真正上戰場的時候卻往往不如那些不叫喚的狗。
  咬人的狗壹般都不叫,叫的都是些只能對著自家牢籠發狠撒野的狗。
  豬麽,也分野豬和圈養的。
  殺個圈養的,不算簡單,也不算復雜,頂多費些氣力而已,但是說要殺壹身泥水盔甲,帶著獠牙,連帶著壹窩窩的小野豬的,就不是那麽簡單了,搞不好還會讓獵人受傷。
  所以如果現在,斐潛僅僅是跟著聲音去找,那麽往往只能找到壹些亂哄哄的雞,還有幾頭被推出來的吸引註意力的慫狗,而若是循著味道去查,頂多也就是壹兩只圈養的又騷又臭的肥豬,至於那些不叫的狗,則是躲在草叢裏,長著獠牙的野豬,多半都藏在泥水中。
  所以這壹次,是要先殺雞,還是殺犬,亦或是殺豬?
  “主公……” 龐統從前院而來,拱手向斐潛見禮,擡眼看見斐潛目光之中似乎有些殺氣隱隱升騰,不由得有些毛孔豎起,腳步也緩了半拍。
  “士元辛苦了,”斐潛吸了壹口氣,笑了笑,示意龐統就坐,“左馮翊災情如何?
  “ 龐統左右看看,似乎是懷疑自己感覺上出了什麽問題,然後從袖子裏面掏出了壹份表章來,遞送給護衛,讓護衛送到斐潛面前,然後在壹旁坐了下來,說道:“大體已定。
  合計受災三千二百零八十戶,損失莊禾之中,麥,七千四百二十畝,粟,六千二百三十畝,另有稷、黍、菽、麻等合計八千五百余畝……“ ”嗯……嗯?
  “斐潛翻看著,忽然皺了皺眉說道,”菽、麻之地,螽蝗竟也食之?
  “斐潛印象當中似乎蝗蟲不吃豆類和亞麻之類的植物的,難道說自己的經驗出錯了?
  龐統點了點頭回答道:“然也……若說麥、黍之地,損之十八九,菽約十五六,麻約十二三也……” 斐潛明白了,所謂不吃,只不過是不喜歡吃而已,就像是如果有更好吃的食物,壹般人不會去吃米糠壹樣,但是餓極了,別說米糠了,草根樹皮都啃,是壹個道理。
  亞麻這個東西,都是纖維,怕是在蝗蟲感覺之中,就是米糠加土,又硬又幹,所以壹般有其他的食物,就不會選擇亞麻來吃。
  斐潛的猜測其實差不多,但是實際上蝗蟲沒有味覺的,所以味道具體怎樣其實不重要,這些家夥選擇食物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越是鮮嫩多汁的植物,越受蝗蟲歡迎,畢竟蝗蟲沒有專門喝水的習慣,所有的水分來源都是植物。
  “受災田畝,今秋賦、稅、口、役,壹律免之……”斐潛直著腰背,緩緩的說道,“不過麽……僅下行文至左馮翊即可……” 龐統目光壹凝,“主公之意……” “除此之外,先期賑災錢糧亦直發左馮翊,著當地大戶代行粥賑……”斐潛露出了壹些微笑,只是這個笑容麽,有些冷。
  龐統明白了,然後試探的說道:“可否令直尹監繼續於左馮翊之中核計?
  “ 斐潛點了點頭,說道:“此乃自然。
  “ 女官,也是官。
  怎麽說也是國家公務猿,怎麽可能享受俸祿的時候上躥下跳表示要同工同酬而且還要額外的婦女福利,然後該出些氣力的時候又叉著腰伸手指著吼著男人都死絕了麽,怎麽能讓女人來幹活?
  既然直尹監的名稱擺在那邊了,若是不能“直尹”,那麽還有必要讓這些人繼續擔任職位麽?
  壹個花瓶,所有人都會認為只是壹個擺設,或許昂貴,或許廉價,但是同樣的,沒有人會去尊敬壹個花瓶。
  斐潛對於女性是有壹些優待,但是並不表示就壹定要這些人統統不論好壞都留下,文筆試只是壹個開始,不代表當上官了就能保證壹輩子帽子不掉。
  這壹次對抗蝗蟲的時候,那些縮在後面的還可以表示說女性先天上對於蟲子的壹種恐懼,但是現在已經基本上擊退了蝗蟲,剩下救災工作的時候,如果還縮在後面…… 此外,封建王朝之中,爆發天災之後的人禍更甚,所以這壹次斐潛就幹脆“借蟲觀人”,看看有沒有什麽豬狗雞的爪子蹄子露出來。
  至於這壹次對於女官散布謠言的那些家夥,先不急。
  等水面落下去之後,就知道那些家夥是露著家夥了。
  現在毛毛躁躁的下水去抓,說不得反而讓水更渾濁了,遮掩了壹些家夥的行蹤。
  而且斐潛覺得,這個事情,似乎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麽簡單。
  謠言,源頭在哪裏,渠道又是什麽?
  又是通過什麽手段進行擴散的?
  又是怎麽瞞過了斐潛插在三輔之地的那些探針?
  這股風,究竟是在那吹出來的?
  又吹向何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