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三國

馬月猴年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普通的梁木結構的泥瓦房,大概也就二十幾個平方,黃泥墻上塗的白堊有些地方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七四章 酸棗和洛陽的距離

詭三國 by 馬月猴年

2019-5-19 19:17

  孔伷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
  畢竟現在他就算是在潁川募集了壹些兵士,但是也僅僅是壹地之兵而已,現在他聽說兗州刺史劉岱和東郡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山陽郡袁遺合兵前來,心中不免就有些嘀咕了。
  兗州刺史自己招募的就不說了,東郡、濟北國、山陽郡,再加上壹個陳留郡,可以說兗州絕大多數的兵力已經將要匯集到此,而自己僅僅是壹個掛著豫州刺史的頭銜,手下僅僅有潁川之兵而已。
  相比較之下,簡直就是勢單力薄……
  所以孔伷才急匆匆的從潁川,先行趕到了陳留的酸棗,和張邈張超兄弟先見個面。
  孔伷原本是陳留人,在陳留郡原先也做過壹段時間的計曹,那時候陳留太守還是馮岱,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孔伷也算是陳留出來的老壹輩的人物了,因此和現在的陳留太守張邈,多少也可以說有那麽壹點點的比較親近壹些的關系。
  所以孔伷的算盤就是來和張邈拉好關系,萬壹要是兗州刺史劉岱不怎麽好說話,至少自己還有陳留郡太守張邈這個本土的關系在內……
  因此孔伷說道:“伷此次前來,不為其他,僅為勞軍而來。今攜酒二十壇,牛羊各十,另有雞鴨若幹,稍後即至。”
  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帶著的,但是孔伷也不想肉包子打狗,所以自己先行,這些物資稍微拖後了壹些,確認了張邈的態度之後,才說出了這些東西。
  張邈自然是大喜,相比較那個壹直在中央任職的,突然被下發當兗州刺史的皇室宗親劉岱,眼前的這個孔伷才更讓張邈覺得有親近的感覺。
  至於現如今新任的頂頭上司劉岱,張邈之前沒有什麽往來,更談不上有什麽交情了,現在豫州刺史孔伷向自己隱隱表達了親善之意,那麽不妨和孔伷聯手起來,那麽就算是兗州刺史來了,自己也可以借孔伷的勢來和其相抗衡,這樣就多少可以不會因為橋瑁的影響,而導致自己遭受牽連了……
  孔伷和張邈兩個人都有相互借勢的心思,而且本身又是比較熟悉,自然是越聊越是開心,氣氛融洽無比。
  三人正聊得十分開心,忽然有兵甲來報,說是有壹行軍馬約千余,舉的是劉字大旗,從南方而來,距離此地也是將近二十裏了。
  南面?劉字大旗?
  兗州刺史劉岱來了?這麽快?
  三人都有些吃驚,但是壹想又有些不對,兗州刺史要來也是要從東往西而來,應該是在酸棗的東面才對,怎麽會是從南面來的?
  那麽南面又是誰?
  後將軍袁術的人?也不是啊,不是據說後將軍袁術是已是派了討虜將軍孫堅往梁東那條路而去了麽?況且就算是孫堅,要是孫字旗,怎麽回是劉字大旗呢?
  三人都是拿不定主意,連忙叫斥候再行打探。
  第二次斥候打探的就比較明白了,說是荊州刺史劉表遣使節斐潛前來……
  荊州刺史劉表?
  使節斐潛?
  三人頓時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難道是荊州劉表也要討董?不過為何是使節,而不是領軍?
  壹時之間三人也想不明白,不過既然不是董卓方面來的軍馬,那麽至少可以確定壹點多半不是敵軍,三人也就放松了壹些,在營中端坐等候……
  ************
  斐潛緊趕慢趕,總算是在天色暗淡之前,趕到了酸棗聯軍的駐紮營地。
  酸棗此地還算是頗為開闊,四面八方暢通無阻,剛好是處於太行山脈和秦嶺山脈形成的壹個喇叭口處,黃河從酸棗北面流過,可以說這個地方剛好卡住了董卓方面在黃河南岸東出的方向。
  董卓方面的軍隊,若是要沿著黃河南岸往東進軍,必定要經過此地,而此地壹旦被破,往北就可以通過白馬渡口北上冀州,往東則是壹片平原,聯軍也無險可守,若是轉向往南,也可以直下潁川……
  所以此地對於關東聯軍來說非常的重要。
  不過這個酸棗和洛陽的距離麽,就有些讓斐潛費解了。
  按照斐潛在後世裏面的記憶,似乎聯軍的營寨距離虎牢關挺近的啊,壹會兒就關上下來人挑戰,壹會兒是華雄砍了好幾個,然後被關羽給秒殺了,然後換成了呂布,也是此戰讓呂布被張三爺噴了壹個三姓家奴的稱號,伴隨著呂布的強大武力值,威名遠揚……
  但是目前看來,雖然現在斐潛身處的酸棗,這個地方剛好不前也不靠後,再往西面洛陽方向壹些,經過滎陽,便是成臯的虎牢關,但是嘴上這樣說,好像挺近的,但是實際上距離成臯還有將近兩百多裏……
  兩百多裏啊,這個可不是小數字。
  按照斐潛所了解的漢代的行軍速度,從酸棗到虎牢關,怎麽也要走個三四天,然後再加上聯軍又多,相互協調起來肯定亂,說不定還要更慢壹些。
  這真是……
  這麽遠的距離怎麽上演三英戰呂布啊!
  呂布出了關,騎著赤兔往外跑,雖然赤兔馬快,但是也要等等手下的小兵不是麽,然後這邊劉關張往虎牢關跑,結果雙方跑了壹天,還沒等見面呢,天快黑了,於是各自收兵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這個,真心無語……
  斐潛記憶裏好像也沒有聯軍拔營往虎牢關下紮營的印象,似乎只有孫堅壹部作為先鋒而已,然後敗退,退回了大營,然後就是關羽溫酒斬華雄了……
  這個時間點裏面,聯軍有拔營往洛陽方向靠攏了麽?
  好像沒有……
  況且就算是十八路諸侯聯軍幾十萬人拔營往太行山脈和秦嶺山脈的這個喇叭口裏面硬擠,那麽受限於秦嶺和黃河的地理限制,至少東西橫向連營也要數十裏,這樣壹來,若是被董卓軍的精銳西涼邊軍壹沖擊,說不定前面的營盤潰敗了,而後面營盤裏面的人的還不知道怎麽回事,加上聯軍間相互又不是統壹的指揮,滾雪球式的崩潰之下,人數再多也沒有什麽用……
  所以也只有在酸棗此地,按照南北縱向的連營,將這個洛陽東出的喇叭口封住了,才有戰略上的意義……
  好吧,就知道後世的記憶不是怎麽靠譜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