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詭三國

馬月猴年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普通的梁木結構的泥瓦房,大概也就二十幾個平方,黃泥墻上塗的白堊有些地方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六九章 學宮之博士

詭三國 by 馬月猴年

2019-5-19 19:19

  斐潛並沒有選擇繞道北上太原的晉陽等地,僅僅是在太原南部晃悠了壹下,便從永安處出了呂梁山,回到了平陽。
  特意北上去晉陽未滿就太過分了壹些,像這樣的過境,倒是最佳的處理方式,即讓太原人清楚的知道了實力,又不會顯得太過於招搖和跋扈。
  現在平陽的學宮已經成為了壹處勝景,雖然沒有正式開學,但是已經有不少的附近的人士,尤其是河東和西河的人來到了平陽,在平陽居住了下來,等待著春天學宮的正式開山。
  漢代經學已經成為朝堂上的學問,不通章經者,無以為官吏,這已經是成為了壹種默認的規則,因此對於經學,所有人都抱了極大的熱情,甚至是永安的常林也是壹再要求,希望能夠在學宮開學之後,能給壹點時間前來找蔡邕蔡中郎請教學問……
  但是這也同樣給斐潛帶來了壹些難題,經書沒有什麽問題,蔡邕的藏書浩瀚如海,拿出千冊出來就足夠支撐壹陣子了,而且按照蔡老頭子的性格,動不動就給書的習慣,搞不好還得關註著,不能讓他壹下子就給敗光了。
  主要還是人的問題,經學博士不足。
  蔡邕位列學宮大祭酒,是位高權重的,總不能什麽課都讓蔡邕來上吧?就像是壹個將物理相對論的然後還要去普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課程,這個就難免有些……
  怎麽辦?
  自然還是要斐潛來想辦法……
  有時候斐潛都覺得自己就是壹個叮當貓,隨時隨地要應付各種問題,還必須從腦袋裏面掏出壹點什麽來,這樣下去會不會遲早有壹天被掏空啊?
  在桃山之上,屬於蔡邕的小院當中,現在蔡邕可真的是悠閑的不像啥,在後院的小亭之內擺了了個桌案,自己動手烹煮茶湯,坐看雲卷雲舒,好不愜意。
  “見過師傅。”斐潛規規矩矩的行禮,見過蔡邕。
  蔡邕讓斐潛進亭內就坐,然後拿眼看了看斐潛,忽然壹笑,搖了搖頭。
  斐潛雖然被蔡邕笑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也不怎麽好問。
  “學宮開山在即,不知師傅可有何囑咐?”斐潛同樣也不怎麽好說師傅妳這麽悠閑,對於學宮有什麽安排啊,只好換成了囑咐兩個字……
  “嗯……可是有什麽難處?”蔡邕也聽的明白斐潛之意,便問道。
  斐潛拱拱手說道:“師傅明鑒,學宮博士尚缺也……”
  博士,並不是漢代首創,在前秦的時候,就已經在朝堂之上有博士這個官名了。當時秦朝稱博士,取博通於藝事者之意,當時的博士並沒有單獨的指對於經書的博,而是對於壹些專業上的精通的人都可以成為博。
  漢代起初對於博士的定位是博通古今,辯於然否,後來便慢慢的變味了。
  因為博士的標準也在變化,最開始的時候,包括前秦在內壹直到漢初,博士都是有大學問大名望的人,並且是由皇帝親自下詔書去聘請而來。可以說在這個階段,博士名頭是極其稀缺而且珍貴的。
  而到了武帝時期,就變成了征辟和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儒林之官,四海淵原,宜皆明於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故謂之博士,否則學者無述焉,為天下所輕,非所以尊道德也。”經過兩千石或以上的官員舉薦,再經過高府的考核,才有可能成為博士。
  經過時代的發展,這個博士的名頭也越來越不值錢。
  到了漢代的現在,博士不僅不再是壹個尊貴無比的職位,而且還是先行試用再聘請,不僅如此,還需要舉薦的人立保狀,並且還做出了許多規定,比如身無惡疾等等……
  所以現在斐潛的學宮之內的授經書的老師,也稱之為經學博士。
  蔡邕捋了捋胡子,皺眉道:“博士啊……仲遠任泰山守,文舉任北海守,這個……”
  斐潛簡直哭笑不得,蔡邕蔡老頭子挑選人員的標準真高,動不動就是兩千石的官員當中挑選,這個真是……
  這麽小的廟,有蔡邕這壹尊大神就塞得滿滿的了,就算是斐潛願意,這些人也不會願意來啊。
  不過蔡邕的話語倒是提醒了斐潛,自己還有壹尊大神似乎也可以去拜壹拜……
  “師傅,學宮初建,泰山應北海孔均為兩千石太守……這個……”看蔡邕挑選的實在是太過於高等層面,斐潛幹脆就直說了,“……聽聞元瑜、文蔚兩位師兄現賦閑於家中……”
  “元瑜、文蔚啊……”蔡邕思索了壹下,然後點點頭說道,“以元瑜、文蔚之才,足任博士,然年歲尚輕,恐人所議也……”
  漢代還有壹個潛規則,就是博士要年五十以上。
  斐潛說道:“博者,為學問之廣博也,與年歲何幹?若有不服,明倫殿上便可壹論。”斐潛自己就是年紀輕輕就登上了兩千石的位置,但是現在朝野之上也沒有人敢議論什麽斐潛名不副實之類的話語,畢竟前有白波後有鮮卑,都是實打實的功績……
  不過這個也就造就了現在朝堂之上對於斐潛的事情不怎麽好處理的現狀。斐潛立下了打敗鮮卑的功勛之後,按道理說怎麽也要再提升壹二,可是斐潛現在才二十出頭,就已經是兩千石高位了,再提要怎麽提,難道還提到三公位置不成?
  但是僅僅是言語加以勉勵吧,又恐寒了將士進取之心,因此也都是在爭論不休,暫時還沒有定論。
  對於朝廷的這個反應速度斐潛表示也是醉了。不過在漢代,這樣的事情到是正常的,壹個朝廷的命令傳達到地方,除了那些緊急的軍令之類的,普通的政令傳遞速度令人發指,近壹點的還算好,若是偏遠壹些的,年頭的命令恐怕到年尾了,還不壹定能到地頭……
  蔡邕搖搖頭,又點點頭,然後笑笑說:“也罷,也罷,為師便修書壹封,明述其由,來去可自便……”
  來去自由?
  嗯,好吧。現在漢代名士的自由度還是很高的,動不動跳槽是屬於自然現象,斐潛也只能將自己做好,至於選擇權還是在這些人的手中。
  不過,除了博士這個問題之外,斐潛特意來拜訪蔡邕,還有另外的壹件事情……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