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三國

馬月猴年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普通的梁木結構的泥瓦房,大概也就二十幾個平方,黃泥墻上塗的白堊有些地方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六七章 叩長安

詭三國 by 馬月猴年

2019-5-19 19:19

  皇甫嵩斬殺了茂陵的邑長之後,便心無旁騖的站上了陵邑的城墻,全神貫註的關註著長安的具體動向。
  茂陵的邑長的猜測並沒有錯,皇甫嵩選擇的是觀望,並不準備聽從王允的號令,馬上就帶兵前往長安救援。
  但是茂陵的邑長同樣也猜錯了壹點,皇甫嵩的出發點依舊是為了大漢,在他的心中,並沒有覺得他這樣做,有什麽不對的。
  是的,這是他和楊彪共同的決定。
  漢朝的京都壹度是長安,這沒有錯,但是如今時過境遷,長安已經不再適合作為大漢的都城了。看看現在局勢,若是再將大漢都城定於長安,會出現什麽樣的局面?
  皇甫嵩往遠處的霸陵望去,那裏是楊彪去坐鎮的地方,如今當然也是絲毫不見有什麽動靜……
  雖然隔了壹段距離,皇甫嵩似乎能夠感覺得到從霸陵那邊楊彪投送過來的目光,花白的胡須在風中顫動著,沈默了片刻之後,沈聲說道:“傳某軍令!都準備好!待西涼賊軍全數出現之後,便出城迎戰!”
  皇甫嵩身後的親衛連忙將皇甫嵩的命令傳遞了下去,頓時在陵邑城門之下,已經集結待命的兵卒們轟然應諾。
  而此時在霸陵的城墻之上,楊彪卻微微嘆了壹口氣,說道:“可憐城中百姓……願此役蕩平邪逆,還大漢壹朗朗乾坤……”
  劉艾在壹旁說道:“楊公心憂社稷,想必蒼生亦有所感,當知楊公心意也,定能壹戰而定!”劉艾原本是陜縣令,後來董卓進京之時,見其談吐不凡,頗有好感,便挾持著壹路進了雒陽,讓他在董卓太師府內任職,然後董卓西歸長安的時候,也就壹路帶著到了長安。對於劉艾來說,董卓其實並沒有多少的提攜之恩,只是不得已而事之,因此當趙溫私底下開始物色人選的時候,被貼上了董卓標簽的劉艾也就急於洗清自己,緊緊的團結在了楊彪身邊……
  楊彪笑了笑,點頭說道:“借汝吉言!當願如是!”
  不管是楊彪,還是皇甫嵩,其實都認為長安不可久留,奈何王允卻始終不肯返回河南尹,加上其他方面的壹些因素,便最終導致了楊彪為首的朝堂中人和王允為首的並州利益的兩個派別分道揚鑣。
  自從漢光武帝開始,大漢的根基就不再是關中、雍並涼壹帶了,而是徹頭徹尾的偏重到了人口更加密集,並且是在光武帝的偉大事業當中貢獻了決定性力量的冀州和豫州兩個州郡。
  時也,境也。
  在楊彪的認知內,漢建國之時,這江山社稷是從前秦手中搶來的,自然要定於關中,鎮住原本西秦的這些人物,但是大漢已經建國三四百年了,加上王莽之亂,如今對於漢家天下更具威脅力的怎麽可能還是在關中?
  漢天子若是被長期留在長安會發生什麽事情?
  王允和呂布這壹文壹武,本身都是並州之人,卻又不和,把持了朝政又會發生什麽問題?
  每當想起這些的時候,楊彪都會渾身上下壹遍又壹遍的發汗,眼前的情況之下,不管是對大漢來說,還是對弘農楊氏來說,長安的天子盡早的回歸關東,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因此,楊彪不惜以長安城為餌,壹方面誘使這些西涼殘兵匯集而來方便壹網打盡,另外壹個方面也可以狠狠將朝廷之上的競爭對手王允掃落凡塵,更重要的是,長安經此壹役,便不可能在成為壹個合適的京都了,漢天子必然會再次遷都!
  至於那些在戰火當中哀嚎的黔首,他們既然受到大漢的庇護,如今為大漢的未來貢獻犧牲壹些也是應有之意。
  “報!長安城東又現大量西涼賊兵,見‘郭’字將旗!”壹名斥候滿頭大漢的奔來稟報道。
  “好!這定是賊將郭汜!”楊彪又問道,“可有見‘李’字認旗?”
  “並無此旗!”斥候回答道。
  嗯?
  怎麽只有郭汜來了,而李傕沒來?
  難道還在後面?
  “報!”又是壹名傳令兵策馬趕了過來,“皇甫將軍問是否進軍?”
  楊彪眼珠子左右不停的轉動著,現在就進軍麽?
  “不,讓皇甫將軍再稍候片刻,等賊軍齊至之後再壹同而進!壹舉蕩平!”
  楊彪最終決定要再等等,因為如果現在就進軍的話,未免有點打草驚蛇之嫌,他要做壹個冷靜的獵手,而不是壹個蹩腳的莽夫。
  就像在河中捕魚,現在已經是有壹些小魚進到了網兜之內,需要的就是再付出壹點點的耐心,讓在外觀望遊弋的更大的魚也掉進網中,再壹舉收網!
  屆時,王允就將成為這壹場戰役的負罪之人,而弘農楊氏則是救天子百姓於水火,挽大漢社稷於將傾,到時候再憑借著天下冠族的名義,壹面還都雒陽,壹面令二袁休兵,既然都是山東士族,那麽就沒有什麽絕對的沖突,坐下來談壹談,該分的分壹分,不就天下太平了?
  但是楊彪並沒有想到,他的等待,並沒有等來所謂李傕的旗號,反而是等來了讓楊彪、皇甫嵩等人都目瞪口呆的結果!
  只見面朝渭水橋的長安城門轟然而開,烏泱泱的人哭喊震天的從城中被西涼兵驅趕了出來,如同驟然炸開的蜂群,噴湧而出!
  西涼兵卒其中有不少是羌人投誠的,對於驅趕人群這種事情,他們在沒有成為董卓手下的時候其實做過不少,現在回歸了老本行,簡直就是駕輕就熟,在人群兩側不斷的遊弋,然後將走歪走慢的或鞭打或殺戮,便驅趕著是西涼兵十倍以上的普通百姓,如同泥石流壹般往渭水橋滾滾而去!
  其實李傕掩了旗號,和郭汜壹同到了,壹進城中,就按照賈詡的計策,沒有先去仰攻高高在上的皇城,而是立刻派兵圍堵了壹個個的市坊,將其中的普通民眾全數驅趕了出來,然後便形成了現在的情形。
  渭水橋南岸,眾多的民眾擁堵在壹起,而駐守渭水橋的北岸的那些兵卒自然不可能讓這些百姓沖垮了已經預備好的防禦陣地,自然是將拒馬鹿角等等趕快將橋面封堵嚴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