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三國

馬月猴年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普通的梁木結構的泥瓦房,大概也就二十幾個平方,黃泥墻上塗的白堊有些地方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九三章 漢代經濟學

詭三國 by 馬月猴年

2019-5-19 19:18

  雖然是昏暗壹些的蠟燭燈火,但是卻在每壹塊甲片上,仍然閃爍著冰冷的寒芒。在堂內擺放的,正是斐潛用在陌刀兵上的那壹身重型鎧甲……
  崔厚有些遲疑,吞吞吐吐的說道:“主公……若是售賣這個兵甲……這個……恐怕……”
  崔厚之所以有些顧慮,是因為各地士族,只要是大壹些的都有自己的鐵匠,除了打造農具之外,也打造莊園所需的武器鎧甲之類的東西,並且兵甲之類的物品動輒上萬上十萬錢,像這樣全身重甲,好是非常的好,但是價格同樣也是非常的高,至少要五六十萬起步,並不是所有士族都願意采購的。
  沒辦法,現在多數人的觀念裏面,給個槍頭便是兵了,願意為兵卒置購這樣壹身鎧甲的,真是少之又少。
  斐潛笑笑,走到了鎧甲之前,說道:“這就是壹個……模本,當然,要買也行,八十萬錢壹套,不過我要說的並不是兵甲,而是……”
  斐潛敲了敲鎧甲之上的鐵片,輕描淡寫的說道:“就說我們找到鐵礦了,要物資來保證開礦所需……”帶著這個鎧甲就像是說鐵錠多的都可以搞全身鎧甲了的意思……
  崔厚刷壹下就站起來了,目光炯炯,睜著變成了黃豆大小的眼睛低聲問道:“主公,所言……當真?”
  斐潛似笑非笑,說道:“永原妳說呢?”
  漢朝不禁兵甲,但是禁鐵礦,這種壹本萬利的東西,是不允許私人開采的,但是這樣的條例已經基本上是形同虛設了,全國各地只要有鐵礦,都是偷偷的在開采。
  “這麽說,應該是沒有的了……”崔厚略有些失落,在漢代,壹個鐵礦甚至比壹個金礦還要更值錢,整個匈奴就是被漢人用超出壹個開發周期的鐵器活生生碾壓的……
  而且基本上如今什麽都要用鐵,兵甲就不說了,農具,生活用品都離不開,因此,每壹塊的鐵錠都是搶手的暢銷貨,不愁沒有銷路。
  崔厚有點明白斐潛的意思了,用鐵礦作為噱頭,且鐵礦這個東西肯定只能在口頭上講,不能落於紙端,這個大家都明白,所以約定也就自然是出借多少貨物,然後最後還多少鐵錠,違背的話就是折算多少錢。
  但是崔厚不明白的是,這樣下來,就算最後不給鐵錠,然而實際上還是會貼出不少利息的,斐潛怎麽會有把握到時候壹定能夠賺到更多的錢?
  不過看斐潛胸有成竹的樣子,崔厚最後也沒有問,便還是選擇相信了,畢竟自己的身家也是大部分依靠斐潛才賺出來的,想來斐潛也不會當成兒戲……
  斐潛將崔厚送出堂外,便壹個人轉會了廳內。
  鐵礦應該是有的,只不過現在暫時沒有而已。並州這壹帶,有多種的礦產,十分的豐富,尤其是煤……
  不過就算有鐵礦了,斐潛也是打算還這個人錢幣的,因為,每個朝代到了末期都會發生劇烈的通貨膨脹……
  劇烈的通貨膨脹是上位者收割下位者最好、最兇殘,也是最後的方式,反正都要垮臺了,撈壹把走人。
  反過來說,溫和的通貨膨脹……
  嗯,咳咳……
  後世的紙幣是采用的信用經濟模式,是壹種極為復雜的貨幣與信用循環的大系統,並非加印紙幣就壹定會導致通貨膨脹,其中有很多因素,不是專業的人士根本就無法理解。然而漢代,就極其簡單了,簡單到斐潛這個半吊子的人都能夠明白。
  實際上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就領先於西方的古人——希臘人與羅馬人了,開始使用起了銅幣,各國有各國的款式,到了前秦統壹成為了天圓地方的模式。。
  金銀價值比較高,不可能給老百姓用來購買柴米油鹽醬醋茶,因此金銀只能在士族或大商人之間的流通,涉及的壹般都是奢侈品的大額交易,就算用也都是用些銀豆子,金葉子等,否則根本找不開,而銅錢價值比較低,可以用在老百姓吃穿住行的小額零售交易上。
  秦皇率先統壹了貨幣,建立起金錢本位的體系,成就了華夏沿用幾千年的貨幣模式,金是黃金,錢是銅錢,而白銀,則是在後期才加進貨幣系統當中來。
  銅錢的鑄幣權在秦代收歸政府所有,政府統壹規定銅錢的重量與式樣。當時銅錢以重量為單位,規定1兩為24銖,壹枚銅錢的法定重量為12銖,因此秦錢又俗稱半兩錢。半兩錢內方外圓,所謂孔方兄。
  漢初朝廷只負責規定銅錢重量與式樣,鑄幣權下放給私人,銅錢可由私人自由鑄造。到了漢武帝,才完全掌握了鑄幣權,統壹鑄造並發行歷史上著名的五銖錢。
  同時這也是斐潛現在這個階段所用的錢幣。
  斐潛拿出了幾枚銅幣,放在了桌案之上,壹枚代表的是朝廷,然後取了壹枚代表是官吏,再取壹枚代表商人,最後拿了壹枚代表百姓。
  這就是漢代最簡單的貨幣流通的模式。
  朝廷鑄錢,發給官吏,官吏用錢找商人采購物品,商人去向農民或是手工業小生產者購買,然後通過繳納賦稅又回到了朝廷手中。
  然而,在這個小小的循環當中,太多的因素都會讓這個模式崩潰……
  金屬貨幣並不能保證避免通貨膨脹,相反這個玩意因為古代的流通模式的過於簡單,更容易因為某項舉動而導致雪崩式的嚴重後果。
  其實當下的經濟,在斐潛眼中,已經是瀕臨崩潰的邊緣了,只不過很多人,或者說是漢代所有的人,並不懂得經濟學,也極少有宏觀的眼光,因此在壹些人的眼裏,還以為錢仍然是錢……
  但是實際上,這些人只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畢竟上壹次的劇烈通貨膨脹已經過去了近兩百年,這個時間間隔也久遠了壹些,而且現在所面臨的經濟問題並不是壹年兩年導致的,而是在長期對西涼用兵和平定黃巾當中不斷的潛伏下來的……
  等等,斐潛忽然想到了壹個問題,這個問題似乎包括在後世的各種論壇,甚至是他自己來到漢代這麽長的時間都沒有考慮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