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爐王
淘寶人生 by 浪拍雲
2022-3-10 20:41
寧琳瑯歪了歪腦袋看著張辰,師兄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她心裏的喜悅也愈發的濃烈,看來這真的是壹只好爐子,而且很有可能是壹只極為罕見的,有著與眾不同色澤的方形四足宣德爐。
的確,這樣的爐子寧琳瑯真是沒見過,連陳老、寧爺、董老等等的老爺子們都沒見過。即便是褚鐵眼和張辰已經弄出來過壹只類似的,但也只是意外之中的收獲,元達不到這樣的完美效果。
寧琳瑯難以壓制內心的欣喜,抱著張辰的胳膊,催促道:“哎呀師兄,妳別光顧著自己高興啊,這爐子到底怎麽樣,有什麽不同之處,妳倒是說說啊,別讓人家著急好不好嘛!”
幾乎天天和寧琳瑯呆在壹起,張辰也享受慣了寧琳瑯完美的柔軟身體,這時候胳膊被寧琳瑯的36E豐胸觸碰著,還是會覺得渾身壹陣陣的酥麻,恨不得放下手裏的東西,直接把這個讓人疼愛不夠的小師妹就地正法。可轉頭看到寧琳瑯臉上的嬌嗔表情,和眼睛裏的那意思欣喜,心知這時候還是做正事要緊。忙壓下心裏那那壹苗火焰,把手裏的爐子舉在兩人之間,問寧琳瑯道:“琳瑯,妳還記得我曾經為了研究宣德爐,找出最好的鑒定標準,按照標準的手法打造過的那些爐子嗎?”
寧琳瑯點頭道:“我記得啊,師兄妳那時候天天都要去實驗中心,和褚太師叔壹起開爐鍛打,師傅也經常過去,就連陳太師叔也去過幾次呢。正因為妳那時候的努力,才成為了宣德爐鑒定的最權威。但是這只爐子幾乎是前所未見過的,尤其是這種顏色,根本沒聽說過,也沒有在任何古籍上見到過。可逆的表情看起來像是很了解的樣子,而且應該能夠斷定這是壹只相當棒的爐子,可妳是怎麽判斷的呢?”
把手裏的宣德爐放到強光燈的偏光位置,讓爐子本身的顏色能夠真實展現出來,張辰道:“我能夠判斷這只爐子,就是因為在我研究宣德爐的時候有過壹次以外的發現,和這只爐子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那段時間小羽不是生病了嗎,妳和小沐姐每天帶著他去醫院吊水,沒能實驗中心看看。就在那幾天裏,我和褚太師叔在巧合之下,把青花的鈷料加了壹些在爐料裏邊打出了壹只小爐子,雖然顏色比這個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也有那麽個五六分的樣子了。而這只爐子所用的爐料,裏邊的配料和那只意外的爐子的用料是壹樣的,只是在比例方面還有壹些差別,所以在呈色上也就要差出壹截,不比這只爐子這麽完美。”
“我在經過了那段時間的研究後,差不多就已經能夠完全掌握宣德爐的所有細節。其他時候的爐子,雖然也有很少的而壹部分使用經過了十二煉的料子,但是還有壹些很細微的不同。而這只爐子的所有表現,除了在顏色方面有些不同之外,和真正的宣德三年爐是完全壹樣的。所以我才斷定,這只爐子必定是宣德三年的爐料所制,只是不能肯定這只爐子是否皇家貢品,或者皇帝賞賜的禦器。也許是工匠自己別出心裁的作品,也許是因為有特殊用途而造,總之這是壹只宣德三年的宣德爐這壹點,是千真萬確的,而且還是壹只非典型的經典宣德爐。”
聽張辰說完,寧琳瑯內心的欣喜更勝了,師兄不但眼力超群,知識淵博,就連運氣也是好到沒法說了。存世的正品宣德爐雖然很少,而方形四足的宣德爐更是沒有壹件,而自己和師兄在這樣的壹座地下建築裏,在壹座壹百多年前的清朝王爺私建的寶藏裏,見到了這麽多的各種各樣的宣德爐。其中不但有常規的真品宣德三年爐,更加讓人高興的是,居然還有壹只可以說是在器型和顏色上,都是目前獨壹無二的宣德爐。
寧琳瑯不禁在心裏念叨著:哦,上帝,這真是我親眼見到了嗎,這壹切都是那麽的神奇,這可怎麽才好啊!
心裏想著,手上已經是把那宣德爐拿了起來,伸出纖長白皙的手指在爐壁上摩挲著,感受那種特有的光滑和柔膩。
這只爐子的做工也要比其他宣德爐高上壹些,整個爐身不見壹點瑕疵,最細微的底足與鼎身結合處,也都打磨的異常平順,手指到處絲毫不見阻礙,仿佛觸摸在絲滑的錦緞上壹般。因為打磨的出色,更是不見壹般爐子的那種積垢和汙漬,眼見的只是歲月的痕跡和氧化、把玩所造成的包漿,可見當時制作者所耗費在這只爐子上的心血。
張辰沒有十足的把握保證這只爐子是壹只頂級的極品,可寧琳瑯卻能夠想到,這樣壹只幾乎完美無瑕的爐子,又是與眾不同的器型和顏色,別具匠心的工藝和手法,絕對不是隨心所來的,必定是壹只特制的頂級宣德爐。其在當時所起到的作用,也壹定不是簡單的焚香可比,說不定還是專門為皇帝打造的獨壹無二的呢。
宣德爐,正宗的宣德三年貨,那可是所有古玩愛好者和藏家,或者說是所有對文玩有了解的人,都夢寐以求的重寶之壹。這倒不是因為這東西的價值是最高的那壹部分,宣德爐的價格離最高還差好遠呢;也不是因為它在歷史上的重要性,宣德爐對於歷史研究的價值並不是很重要,排位也要在排中等以下了。
之所以宣德爐在古玩市場如此風靡,作為明代皇帝禦用的香爐,並且是賞賜勛貴國戚的禮物,是讓這小小的香爐馳名的首要因素。再者就是宣德爐的制作只神秘了,自宣德之後,有成千上萬的人都仿制過宣德爐,能成功地有若鳳毛麟角,即使偶有相似,也不過是徒具形貌而已,真正的內在材質卻始終無法復制。
市場上有很多人傳說宣德爐的爐料十分神秘,添加在風磨銅裏的貴金屬就高達三十多種,這也是至今未能解開的壹個謎團,裏邊到底具體添加了什麽東西,沒有任何壹個人能夠給出壹個確切的答案。
張辰在經過了數百次的實驗後,並且還結合了意念力的幫助,才算是窺得其中的壹些門徑。所謂的宣德爐添加了三十多種貴金屬,這句話基本可以說是不負責任的。
根據張辰實驗並且觀察了幾只真正的宣德三年爐得出的結論,宣德爐的爐料內含有很多的金屬成分,只不過除了金、銀等真正的貴金屬之外,其他的成分都很少,有的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可以劃入不慎加入的範圍內。
真正在宣德爐中起到作用的,也不過是十幾種而已,能夠稱得上貴金屬的,也只有金、銀、錫這三種而已,其他的還都屬於很普通的東西。當然,銅在當時也算是貴金屬了,如果這樣算,就要再加上白銅和鋁了。並且這十幾種金屬並不會出現在同壹只爐子的料裏,而是某壹只裏邊只含有三到七種金屬成分,這些金屬結合以後產生的化學反應,就是造就了宣德爐金、栗、茄、褐等不同顏色的表現,以至於形成了不同表現的包漿。其實那些所謂的三十多種貴金屬的說法,只不過是古玩行的某些人有意傳出來的而已,其目的就是為了把宣德爐炒的更加神秘壹點,擡高宣德爐的身價。同時也為市場上多種多樣的宣德三年爐子找個說法,說法和講究越多,就會有越多的人被蒙哄,售假奸商的伎倆而已。
有說法,自然就有上當的,也有很多初進古玩行的人被這類說法哄住的,而且還不在少數。待到這些人都在古玩行栽了跟頭,或者是有了成就之後,這些所謂的秘密也就自然灰飛煙滅了,壹般來說,在此之前別人是教不得的。
閑話少敘,且說寧琳瑯看著手裏的爐子,直接的表現就是愛不釋手,道:“師兄,這只爐子好漂亮啊,我們在家裏放壹段時間再展出吧,可以嗎?”
張辰被她這句話給逗樂了,掛了壹下寧琳瑯的鼻子,笑道:“傻丫頭,這有什麽不可以的,我們之間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妳可以直接對我提出要求,師兄就會答應的。而且我也沒打算回去就把這爐子展出,基本上這裏的所有東西都不會很快展出,最少也要等到明年春天以後。妳別忘記了,我們是怎麽得到這些東西的,還需要壹個捐贈的手續才可以,否則就根本說不清了啊!”
“哦,我壹時興奮,倒是把這條忘記了。那既然是這樣的話,我不是就可以從這裏邊挑選多壹些放在家裏了嗎,幾件東西應該不會被懷疑的吧,妳哪次出門不帶回去壹些東西啊!尤其是這次,可真是好走運氣,沙皇彩蛋啊,還有那些舍利子,這樣的東西都被妳得到了,師兄妳運氣實在太好了,好到讓人嫉妒。”寧琳瑯對於張辰的好運氣實在是有些看不過去了,如果張辰不是她的師兄,估計還會再加上壹個令人發指的定義。
鬼子六的這座寶藏沒有克勞德·杜瓦爾父子留在加勒比海巖洞裏的種類繁多,卻在質量上有所超過,看這地下建築的面積和容積,在數量上也應該不會少。這樣的壹座寶藏,如果貿然出現在唐韻的話,引發的可就不止是參觀熱潮了,恐怕還會有很多其他的相關單位盯上唐韻。
這可不是壹件兩件,十件八件的,全算上估計少說也在幾萬件,除了幹壹些刨墳掘墓的買賣,還有什麽方法能夠得到這麽多的完整的寶貝呢。
到時候說什麽都會被人懷疑,東西不是生坑不錯,但是妳能說明來歷嗎?在境外探險所得,這樣的說法壹樣是說不過去,這些東西差不多可都是歷史上屬於本國的,即便有龍城張家的大面子在,再加上燒火罐子壹頭熱的關中張家,也不能讓所有人都按下心思。
京城乃至全國,可不只是這兩個張家才算豪門,如果其他的大家族都想對著本來無主的東西分壹杯羹的話,團結在壹起針對兩個張家也是很有可能的。哪怕張辰最終能夠讓這些東西消失掉,或者以寧琳瑯的名義做些手段,最終把這件事解決掉,事件本身所帶來的負面效果也不是能夠接受的。
所以這些東西肯定是不能就這樣出現,必須要向洗錢那樣,走壹個漂白的過程。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像張辰之前做過的那樣,通過壹個聲勢浩大的所謂捐贈引回,讓這些東西可以公示於天下。
說實話,張辰也覺得自己的運氣好到不得了,有時候也在想,是不是自己前幾十世行的好,現在都回報到壹起來了。幹古玩這壹行,如果沒有好運氣,那可真是受不了,即使妳眼力再好,擁有了神奇無比的意念力,那也是絲毫沒有作用,運氣對於收藏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搞清楚這只四足宣德爐之後,張辰就要關心壹下另外的壹只爐子了。這只爐子就放在多寶閣的正中間偏下的位置,和整個這只多寶閣上其他所有爐子都不同的,而且這只並不是宣德爐。
確切地說,這只爐子應該放在後邊的那只多寶閣上,那也是壹只擺放著香爐的多寶閣,上邊的每壹只香爐都很有特色,並且沒有壹只是凡品。以張辰的眼力,壹眼看去就能夠看的很清楚,工藝高超,用材貴重,大多都是皇家禦用的物件。其他的壹少部分,也不是普通玩意兒,壹般人根本不可能有那樣的東西,看著應該是壹些寺廟和道觀裏的大德高人或者是名士們所用的器物。
這只爐子本應該是放在那邊的,而且那邊也不是完全沒空間,可是卻偏偏放在這只多寶閣上,這就很讓人有想法了。
結果寧琳瑯手上的宣德爐,再次放回到多寶閣上,把這第二只讓人心動的爐子拿起來,吹掉上邊的細小灰塵。在張辰拿起來的同時,寧琳瑯的雙眼再次放出了亮光,就像是在沙漠中行走了好幾天的人看見綠洲時候的樣子。
這只爐子和這只多寶閣上其他的爐子最大的不同有兩點,首先這只路子是帶蓋的,而且這只爐子的材質也不是銅爐,而是壹只實打實的金爐。
爐子的造型很漂亮,垂環型雙提耳,爐口平而外侈,頸部以大彎向內收回,爐腹部圓鼓混潤,三只短小的象足地段呈如意狀。爐身前後各有壹條五爪金龍盤旋於雲上,爐頸部和爐底圈環繞間隔鑲嵌紅藍寶石、珍珠、瑪瑙,爐腹的雙耳旁分別鑲嵌半寸珍珠壹枚,三只底足分別鑲嵌大顆紅寶石壹枚。
爐蓋略鼓,蓋鈕以螭龍為造型,形象而生動。爐蓋中圈同樣是五爪金龍的雲龍紋,雙龍首尾之間做浮雕如意頭裝飾,間或鑲嵌珠寶近三十枚,蓋沿處飾以整圈回形紋。
爐壁約壹公分厚,整只爐子連蓋高約二十公分,爐身寬達二十五公分還要多,在燈光照射下整體金光閃耀,龍紋若動若靜,端得是巧奪天工的珍品。
寧琳瑯在遠處的時候,就已經被那只微藍色的宣德爐吸引了,完全沒有註意到這只。這時候看到了才發現,師兄的觀察力的確要高出所有人,不論在眼前有多少的物件,他總是能夠把最好的在第壹時間都找出來。
寧琳瑯見寶欣喜,想要從張辰手裏接過來好好欣賞壹把,卻差點弄得失手掉在地上,這爐子可是純金打造的,重量超過了二十公斤,若不是寧琳瑯長時間修習太極,還有張辰用意念力淬煉身體,這爐子今天怕是就要報銷了。
這只爐子明顯要比剛剛那只珍稀的宣德爐漂亮許多,單是那種雍容華貴的氣質,就足以讓所有人愛不釋手了。宣德爐畢竟只是壹只古董香爐,只有在真正懂得古玩的人眼裏才有正確的價值,在尋常人等的眼中,不過也就是壹件古董而已。
可這只就不壹樣了,首先它的材質就很吸引人,黃金啊,只要是壹個稍微正常的人就知道,黃金是絕對的好東西,且不說爐身和爐蓋上還有漂亮的紋飾,以及大量的珠寶鑲嵌。而且只要是女性,天生就會對美好的事物有壹種親切感,這也許和與生俱來的母性有壹定的關系,在壹只宣德爐和金爐之間選擇,那結果幾乎就是顯而易見的了,就連寧琳瑯這種收藏世家出身的,年青壹代的佼佼者,都壹樣不能免俗。
把爐子舉高,底上正是大明宣德年制的六字楷書款識,毫無疑問,這是壹件標準的皇家禦用金器,而且可以確定,這樣的爐子壹定是皇帝本人使用的。
二十多公斤可是壹個不輕的分量,端了幾分鐘寧琳瑯就有些微困了,把爐子放回多寶閣上,轉著圈再次細細欣賞過後。
兩眼依舊是冒著光,對張辰道:“師兄,打造這只爐子的工匠也太厲害了吧,整個爐身上所有的紋飾全部都是用鏨的,壹丁點雕和刻的痕跡都找不到,而且每壹條線都那麽平均,絲毫不見深淺的對比,這手藝簡直太精到的,無可比擬啊!要知道這鏨法和雕或者刻是完全不同的,雖然也算在雕刻的範圍之中,但是難度卻要大上很多,要用最粗笨的工具做出最精細的營生,而且只能是壹次成功,不允許有壹點點的差錯。這可不是普通的石碑或者墻攔什麽的,不需要太嚴格的標準,能夠在黃金這種軟體上鏨出這麽漂亮的紋飾,而且這所有的紋飾都是壹次性壹刀完成的,就那麽壹點壹點地連續敲下去都能鏨出如此完美的紋飾,單憑這壹點就足以登上匠造的巔峰了。”
“這只爐子不但工藝精美,選料豪貴,器型設計也是別具風格。明朝的藝術是在元朝壓迫百年之後的壹次大爆發,出現了很多經典和巔峰之作,而明朝皇室的藝術最精粹又大多都集中在永宣兩朝,且以宣德朝更加鼎盛。這只爐子可以說是宣德朝爐子的巔峰之作,我看在歷史上也算得上是最巔峰的作品了,不論在表現形式上,還是在內涵和氣質等方面,都完美到無可挑剔。如果放到市場上的話,我看最少也要在兩億到三億的價格,也會還會更高,說它是爐王也毫不誇張。”
寧琳瑯不愧是世家出身,這麽簡單看壹小會兒,就能夠看到這麽多東西,對於很少在金銀器物上使用的鏨刻工藝也判斷的很賺卻,還看出了其中的巧妙來。這丫頭能夠在年青壹代中拔尖,這種深厚的知識功底和超群的眼力是必不可少的,也難怪寧爺要把老底子都全部交給她來繼承。
張辰是壹個很合格的未婚夫,在這個時候及時地對他的未婚妻進行了表揚和鼓勵:“我的小師妹簡直是太棒了,這樣的東西別說是年青壹代,就是放在中間代的那些人眼前,都很少有人能夠這麽快看出來並且看的這麽細致的,甚至壹些老壹代都不壹定能夠有妳這份眼力。既然妳能夠做的這麽出色,那師兄我就決定,這件短時間之內不再考慮展出,交給妳來保管,等到妳什麽時候玩膩了,再考慮展出的問題。”
“哦,師兄萬歲!啵啵啵……”寧琳瑯高興地大呼壹聲,獎勵了張辰三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