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螺鈿屏風
淘寶人生 by 浪拍雲
2022-3-10 20:41
把車上的瓶瓶罐罐都放回寧家的宅子,張辰帶著那把小提琴去了弗雷德裏克的諾丁山的空氣公司,這裏有壹臺打撈船上配備的儀器,可以像醫院裏的B超壹樣穿透某些物質,看到更深層的東西。
路上聽張辰說這把小提琴的價值很可能超過壹千萬美金,崔正男幾個也是心急火燎的想要看看,這把琴到底有什麽秘密,有什麽特別之處,能夠這麽值錢,比那張九霄環佩還要值錢。
張辰先是把壹些銅粉從音孔倒進琴腹裏邊,又抱著琴正反面的搖晃壹會兒,再把裏邊的銅粉抖出來。這才把琴放在儀器的鏡頭下面,打開儀器之後開始調節,顯示器上慢慢出現了壹些模糊的文字,偏斜上方壹點的是Antonio Stradivari的字樣,後邊跟著壹行是Customized for the great British empire kings James II——Michel Mounds。
“師兄,這把琴就是那個銀行家進獻給詹姆斯二世的十二把琴之壹嗎?天吶,妳怎麽會知道這個秘密,簡直太不可思議了。”寧琳瑯看著顯示畫面,有些激動地抱著張辰問道。
張辰呵呵壹笑,道:“壹半是猜的,壹半是以前在壹本書上看過的。雖然詹姆斯二世在軍事上很有才華,但是對藝術和科學方面卻是壹竅不通,並且還是壹個狂妄自大的急性子;那個叫做米舍勒·蒙茨的既然要進獻東西給這位國王,肯定會事前摸清國王的喜好。我以前也在壹本書上看到過,詹姆斯二世的狂妄自大是很嚴重的,他不允許任何為他所使用的東西上邊有別人的記號,我想米舍勒·蒙茨作為壹個精明的商人,肯定也是清楚這壹點的。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裏的每壹件作品上都會有他姓名的標記,米舍勒·蒙茨怎麽可能會讓他這樣做呢,在定制的時候肯定是會說明的。但是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裏又是壹個特別吝嗇的人,這類人最喜歡斤斤計較,妳越是要剝奪他的權利,他就越是要反抗壹下,那麽他想要留下自己標記的地方就只能選擇在琴腹內了。”
“我看到這把琴的時候,發現它的腮托是後裝上去的,只有十九世紀二零年代之前的小提琴才沒有腮托,而款式又和斯特拉迪瓦裏琴壹模壹樣,這把琴的漆面和包漿也都證明它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最重要的就是它的音質,如果不是極好的琴,不可能有那麽漂亮的音質,即便是那個店主的演奏技巧再差勁,也無法遮蓋它的優點。能有這麽棒的音質,又是十九世紀之前的,而且還是斯特拉迪瓦裏的款式,這樣就基本能夠確定他的身份了。琴身上沒有任何標記,也讓我有過疑惑,但是在我想起壹些關鍵東西之後,還是很確認他是壹把斯氏琴,而且很有可能是極為名貴的壹把。怎麽樣,世界上所有的小提琴演奏家都夢寐以求的琴,這才是壹個真正的大漏,只要有了它,這次再怎麽樣都算是大有所獲了。”
弗雷德裏克對這個女婿是太滿意了,他在收藏方面的成就應該會高到無法想象吧,贊賞道:“搞收藏就是這樣,不但要有豐富到淵博的知識,還要有善於觀察和發現問題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把握住沒壹個機會。但是要做到這些,難度是相當大的,能夠堅持這樣做的人,小辰妳是我見到的第壹個。怎麽樣,格羅索拍賣行的預展今天下午就開了,壹起去看壹下吧?”
格羅索是壹個小拍賣行,拍賣會預展都是在壹個小酒店的會議廳舉行的,因為沒有什麽名氣,來的客人也不是很多,也就百八十人的樣子。
不過這間拍賣行的業務人員還是比較不錯的,收上來的東西中不乏壹些精品,看這個樣子,只要能把這些業務口上的職員維護好了,這件拍賣行以後必定是能夠火起來的。
拍賣會壹共要進行三天,預展的拍品有壹百五十多件,張辰所看中的中國拍品只是壹少部分,更多的還是歐洲本地的古董和現代藝術品。張辰已經看過了,所有的歐洲古董都和資料相吻合,在歐洲的地盤上拍歐洲貨就像是在中國拍瓷器壹樣,識貨的人太多了,基本是沒什麽漏可撿的。就連那些中國古董,在介紹上也基本上都沒什麽誤差,唯壹的優勢就是便宜,壹只清道光的粉彩嬰戲圖玉壺春瓶估價僅為兩千英鎊。
張辰看上的那扇屏風底價兩萬八千英鎊,黑地點螺漆器,為共十二葉,高兩米二七,寬五米五八,正面為十二幅仕女人物圖,背面是十幅仕女圖和兩葉詩詞以及記事性質的金漆題字,拍品介紹為清康熙年造螺鈿漆屏風。
螺鈿漆器生於商周,興於唐宋,盛行於元明,清代的時候達到了藝術的頂峰;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壹把螺鈿紫檀五弦琵琶就是唐代螺鈿漆器的精品,已知的存世作品僅壹件,可謂無價之寶的孤品。
螺鈿是壹種相當復雜的工藝,工匠首先要把各色的貝殼打磨成薄片,再用特制的工具做出各種人物、風景、花鳥蟲魚等圖案,把相應圖案的貝片拼貼鑲嵌於漆地上,經過髹飾推光之後,才能是壹件成品。
螺鈿漆鑲嵌工藝豐富多樣,可以分為硬鈿、軟鈿、鐫鈿三大類,之下又有若幹種細分,最名貴的就是軟鈿中的上品“點螺”。點螺的制作工藝也是最復雜的,所用的貝片厚度基本都在半毫米以下,有的還要切割成絲狀和點狀,用於搭配不同的圖案造型,最細的點螺絲要比人的頭發還細很多。
點螺所采用的貝片要求也很嚴格,均是精選產自淡水湖或鹹水湖的蚌殼、雲母、夜光螺、鮑魚、硨磲等優質貝類,經過精雕細琢之後,鑲嵌在黑漆之上,有的還活添加壹些金銀的絲條或者粉屑。在光線的照耀下,能夠折射出各色的光芒,色彩繽紛絢麗,其中的夜光螺在夜間會發出五光十色的光澤,更加地變化莫測,極富藝術效果。
螺鈿漆最為鼎盛的時候出現了不少的名家,明清兩代的江千裏、周翥(zhù)、盧映之、盧葵生、王國琛等人都是螺鈿漆制作的名家高手。
《嘉慶重修揚州府誌》中曾有記載:康熙初,維揚有士人查二瞻,工平遠山水及米家畫,人得寸紙尺縑以為重,又有江秋水(江千裏的表字)者,以螺鈿器皿最為精工巧細,席間無不用之。時有壹聯雲:“杯盤處處江秋水,卷軸家家查二瞻”。江千裏的螺鈿技藝印象了整個晚明到清代的螺鈿工藝,他的作品在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以及揚州博物館等處都可以看到。
周翥的點螺也是壹絕,常常會在其中加入壹些寶石、翠玉、象牙、珊瑚、彩石等物,搭配成各種圖案,極其的精美。這種鑲嵌的手法,被人們稱之為“百寶嵌”,也叫做“周制”,是中國古典家具鑲嵌技法中很有特點的壹個流派。
螺鈿漆器不只是工藝的復雜和用料的講究,所施漆的地材也都不凡,尤其是在家具方面,壹般不會選用普通的木材,大多數都是在紫檀、花梨、酸枝等珍貴的硬木家具上制作。因此螺鈿漆器家具的價格也是極高,能夠使用的都是達官貴人和壹方富賈,尋常百姓家中不得壹見。
現場的這扇屏風的地材是金絲楠木的,只這壹點上其價值就不低了,只不過這點只有張辰知道,再有人想知道,除非他也有同樣的意念力。屏風做工相當精美,細到壹絲壹毫都找不出瑕疵,雖然有壹些細微處是經過修補的,但是也不影響整體的價值和美觀。
這扇屏風並不像介紹上說的,是康熙年間的東西,它的制作年代要比康熙朝早很多,表面流動著的那壹層淡紅色光芒告訴張辰,這扇屏風應該是唐代高宗末年到玄宗年間的東西。
兩萬八千英鎊的底價,拍下來很有可能超過十萬英鎊,這個價格張辰是絕對接受的,即使用十五萬英鎊或者更高的價格拍下來,都算是撿大漏。
張沐看上了壹件底價三英鎊的鳳形青銅卣(yǒu),介紹上說是戰國時期的,她覺得要比戰國早壹些,但是自己有點拿不準,就想讓張辰幫她看看,順便要警告張辰壹下,不許和她搶。
見張辰壹直在關註這件屏風,本能地就覺得這扇屏風很可能有問題,能讓張辰長時間關註的東西從來就沒有壹件是簡單的。
圍著屏風繞了壹圈之後,好像是看出壹點什麽,但是又不那麽清晰,就問張辰:“小辰,是不是這屏風有什麽問題,我也覺得有點不大對勁,這東西不像是清代的,可有說不準是怎麽回事,妳有什麽發現?”
張辰沒想到張沐能看到這點,有點吃驚道:“呵呵,小沐姐,看來妳的進步很大啊,能看到這些就已經很難的了,妳是不是看到‘自長安往吳郡尋訪江公康熙八年方有所獲’這裏才產生懷疑的?”
張沐點頭道:“是啊,這裏很有問題啊,從明朝開始,長安這個稱呼就沒有了,都是叫西安的,可下面明明說了是‘江公’和‘康熙八年’,這很說不通啊,不會是壹件贗品吧?”
張辰壹直關註這扇屏風,只是在欣賞這種完美的工藝,並不是在思考問題,這扇屏風的所有信息它要比任何人都清楚,可以說提供這件拍品的人都不會比他更清楚了。
把張沐帶到最後那葉題字的前面,道:“小沐姐,中國古代的文字都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怎麽讀怎麽理解全看個人,就像有些古人的書信,現在的人是很難讀懂的。如果有人能夠做出這麽漂亮的贗品,那他肯定不會不知道或者忽略了這個細節,犯這種低級錯誤的人絕對做不出這麽精美的藝術品。”
張辰看了看疑惑地看著自己的張沐,笑道:“壹個‘江公’,壹個‘康熙八年’,足以把絕大多數人帶進坑裏,人們用固有的思維去理解這句話的時候,會很自然地想起江千裏這個螺鈿漆巨匠和螺鈿漆歲鼎盛的明末清初時代,我想這間拍賣行也是給陷在這句話裏邊了。如果妳足夠仔細地分析了,妳就會發現這裏邊的問題,所有的迷霧都只不過是壹層窗戶紙而已,很輕松就能夠穿過去的。首先就是‘長安’這個稱呼,在清朝的時候除了詩詞歌賦裏邊,已經完全沒有人這麽叫了;其次是‘江公’這兩個字,江千裏在明末清初是很有名氣的,用得著加壹個‘尋’字嗎,拜訪就足夠了,更不用說什麽終有所獲,用得著那麽艱難嗎?”
“能被人稱呼為‘江公’,那肯定是壹個有名望的人,但不壹定就是江千裏啊,他在當時雖然有些名氣,但他活著的時候還不至於到了享受這種尊稱的地步。而‘康熙’也不壹定非得是皇帝的年號,‘康’有安樂、安定、豐足、太平、通達等多種解釋,‘熙’也可以理解為光明、興盛、溫暖、和悅等意,而且‘熙’和‘禧’也是可以通用的,‘康熙’並不是玄燁的專屬用詞,也可以作為壹個人的表字,只不過是在清朝的壹段時間裏因為忌諱而沒人用,所以就讓人有了壹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如果我們變著方法讀壹下,這裏的意思就變成‘自長安往吳郡,尋訪江公康熙,八年方有所獲’,這樣是不是就能說得通了呢。從長安到蘇州去尋訪壹個叫做江康熙的人,足足用了八年的時間才找到,那種喜悅的心情這樣壹件事才值得題寫出來。”
張沐再次加深了對張辰的崇拜,道:“怪不得妳小子總能撿到大漏呢,腦子這麽靈活,做什麽事情當然要比別人輕松了。琳瑯說得對啊,搞收藏的人和妳生在同壹個時代,簡直就是壹種悲哀,如果再和妳常常碰到壹起的話,唉,還要不要別人活啊!”
張辰倒不覺得有什麽,很多時候撿漏還是要看運氣和緣分的,他只不過是在運氣來了的時候多壹個技能而已,的確是可以把運氣提升到壹個難以企及的高度,但是也不見得就能撈盡天下寶物。就好比今天壹樣,在波托貝洛大街,他收了那把斯特拉迪瓦裏琴之後就離開了,在往後邊可能還會有更好更有收藏價值的寶貝,但是他不也壹樣錯過了嗎?只要有壹個懂行的人在他後邊去了波托貝洛大街,後邊的寶貝很有可能就是別人的了;再往遠裏說,全世界有那麽多的古玩市場,裏邊有無數的寶貝,又怎麽能夠是壹個人就搜羅幹凈的呢。只不過有人多壹些有人少壹些,還有人眼力不佳賠了錢,各種各樣的人匯聚在壹起,這才是完整的古玩行。
對張沐這個表姐,張辰可以壹點不藏私的,既然給他說了,就要說的清清楚楚,讓她完全明白理解了才好,繼續道:“還有壹點小沐姐妳在以後也要主意,那就是老化程度,任何東西,不管妳怎麽樣弄去保養,都無法阻止它的老化;老化就有可能造成損壞,損壞了的就可能會有人修復,哪怕是修復的再好,同樣也會留下痕跡的。這些也許妳以前沒有多留心過,我也沒有給妳講過這方面的東西,今天正好趕上了,就給妳多說壹說,以後妳可以多在這方面下下工夫。其實以妳現在的眼力來說,只要認真觀察,也應該能夠看出壹些問題,已經可以運用到鑒定當中去了;尤其是鑒定漆器這壹類的東西,還有瓷器、字畫什麽的這些,都可以從老化的程度和修復痕跡上得出壹些信息;算是妳鑒定古玩的壹個助力吧,而且效果也會很不錯的。”
“就拿這扇屏風來說吧,妳看它的足和邊角都是用銅包裹著的,這麽大的壹件玩意兒肯定不會經常移動,所以銅足下部的邊緣部分就會和同壹塊地面長時間接觸,上學的時候物理課上老師也教過的,兩個物體相疊的時間到了壹定程度,就會有壹些同化,這個妳應該還記得吧,妳看看這些銅足,邊角部位是不是已經有些發灰色了,和其他地方的銅顏色完全不壹樣。還有這漆面,也是有老化痕跡的,想要讓漆面保持光亮,就得經常擦拭,而擦拭就會產生磨損,接著反射的燈光仔細觀察,妳就會發現這屏風的漆面有壹些凹陷的部位,這就是年代久遠的證據,依據不同的擦拭痕跡和凹陷程度跟期棉的氧化程度相對比,也可以獲取壹些信息。再有就是修補的痕跡了,這扇屏風有六處進行過修補,妳看這個侍女的發釵,這裏明顯就是後來補上去的。從這邊侍女裙邊部位漆面的凹陷程度來看,這扇屏風雖然是點螺工藝的,但是它的漆面卻相當厚,不像明清時候的點螺漆地那麽薄,可這發釵部位的貝片卻是和漆面幾乎沒有差別的,而漆面的光亮程度卻和其他地方壹樣,並且有壹定程度的凹陷,貝片的光亮程度和其他地方的也有壹些細微的差別,相對要顯得新那麽壹點點,所以就可以肯定,這裏壹定是修補過的。”
“這麽多的信息綜合在壹起,我們在壹壹進行分析和判斷,跟其他的同類物件兒相比較,就能夠對它的制作年代得出壹個結論,應該是壹件唐代早期的點螺屏風精品。明清兩代雖然是螺鈿漆器的鼎盛時期,但是留存下來的東西也不少,而這扇屏風卻是地地道道的唐代點螺精品,制造技藝上並不比明清兩代的差,有些地方還要勝出壹籌,看來又可以在拍賣會上撿壹個大漏了。”
寧琳瑯不只是崇拜張辰,壹直以來也是把張辰當做自己的而驕傲,抱著張辰親了壹口,道:“師兄,妳太棒了,我永遠以妳為驕傲。”
張沐還惦記著她的青銅卣呢,哪有心思看著他們在這邊親熱,立即打斷準備相擁的兩人,道:“妳們先別忙著親熱,晚上回家還不夠嗎,小辰妳快來給我看看這只卣,介紹上說是戰國的,可我看著像是西周時候的,妳來給姐掌掌眼。”
被張沐拉到壹只展示的青銅卣前面,這只卣的個頭並不大,只有二十多厘米高,造型為壹只鳴叫起舞狀鳳,雙翅向後伸展,卷曲的尾部和前後分開雙足構成卣足,鳳喙上舉,長冠逶迤,甩向頸部。整體不見銹跡,也沒有新坑處理的痕跡,通體有厚實的包漿,應該是收藏多年的東西。
提梁外側以重環紋間插乳釘紋為邊,內飾垂鱗紋,內側還有二十六個銘文,其中九字不在已經可識別的兩千四百二十個金文之中,大致意思是燕國王後為她母親特意制作的;雖然不見得有什麽特別的意義,但是對於研究西周的文化和金文也都有壹定的作用。
這種造型的卣極為罕見,張辰曾經在董老的壹個朋友家裏見到過壹只類似的,但是那只十幾厘米高,沒有這麽大的個頭,也沒有銘文,在那之外還沒有再見過任何壹只,包括在他所去到過的和了解過的博物館院中也沒有見到或者聽說過。
張辰基本可以判斷這只卣是西漢中期的,用意念力再次驗證之後,九層黃色的光芒也正是他的判斷;張沐之前就已經說過他覺得有可能是西周時候的,眼力的確是已經很不錯了,看來她很適合在古玩行裏混啊!
看了看張沐,用壹種鼓勵的語氣道:“小沐姐,妳再努力努力就能夠出師了,妳的懷疑沒錯,這的確是壹件西周早期的玩意兒。卣是西周前期最主要的酒器,意義重大且變化多樣,但是這種造型的我還是第二次見,應該是極為罕有的壹種。這只卣器型罕見,紋飾又特別精美,範鑄技術也十分精湛,還有二十六個銘文,應該屬於西周卣中難得的精品了,三千英鎊的價格可是壹點不高,希望不會有太多人跟妳競價。”
張沐白了他壹眼,道:“少來吧妳,這件拍賣行的名氣很小的,基本沒有什麽華人和他們接觸,即便是真的來了,也不會有幾個人能像妳這樣看得仔細,只要妳小子不和我搶,我就有九成以上的希望把它拿下了。”
專家團在這場拍賣會之前就已經去曼徹斯特了,他們要參加壹場索斯比大型拍賣會,專家團是帶著任務來的,不敢在小拍賣會上耽誤時間,首先瞄上的肯定是大型的知名拍賣行。
沒有專家團的參與,張辰就更多了壹層保障,專家團裏可是有好幾位正經的高手,他可不敢保證人家看不出拍品裏邊的秘密。
過程不做贅述,拍賣會進行的很成功,在另外只有三位華人買家參與之下,張辰最後以九萬六千英鎊拿下那扇屏風,又以五萬多英鎊的成交價拿下另外還比較不錯的四件;張沐反而是占了大便宜,六輪叫價過後,只用了三千三百英鎊就拿下了那只鳳形卣,這次的拍賣會也算參加的很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