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松花江前的無奈
大明虎臣 by 曾經淡然
2018-5-26 06:02
第354章 松花江前的無奈
雨弱了,但依舊陰沈沈的,被周虎臣追趕了幾千裏的小強們這壹次是踩著泥濘向北開始逃竄。
巴爾布留了下來,與他壹同留下了的是壹萬混編騎兵和六千步卒,這些騎兵幾乎可以說是清軍最後的騎兵力量了,而六千步卒都是巴爾布的手下,都是女真敢戰之士,巴爾布打算拼上壹把。
隨著阿魯衛附近民眾拖家帶口開始撤離,延綿在山頭和高坡的壹個個烽火被點燃,筆直的狼煙直上雲霄。烽煙開始向四周蔓延,這是敵襲的訊號,阿魯衛地域太廣闊了,也算是巴爾布對周邊唯壹能做的警示。
巴爾布的駐軍寨堡所處位置就在松花江南岸,而波濤洶湧的松花江水正好橫貫東西,巴爾布過了江立即破快了僅有的兩座橋梁,松花江遂成為了壹道天然屏障。松花江繞不過去,除了左近,整個松花江沿岸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和沼澤,明軍想要過江就要在附近,而附近的橋梁被破壞等於暫時阻擋了明軍的北上。
正是秋季大汛期,濤濤奔流的寬闊江水讓周虎臣壹陣絕望。
”江水湍急,過不去了!“鄭森看了壹眼江水做出了同樣的判斷。
”造船行嗎?這裏不缺木材。“周虎臣問的有氣無力。
木材自然不缺,這裏的原始森林壹眼望不到邊,到處是參天大樹,可以說是造船最理想的木材基地,可惜,鄭森知道造船的難度:”造什麽船,沒有匠人,大船造不成,用木筏敢過江嗎?還不如等待江水封凍。“”那架浮橋怎麽樣?“周虎臣問的仍舊很無力。
”如此的江水寬度,加上湍急的江水,架浮橋。怎麽架?太瘋狂了,還是算了。“鄭森搖搖頭果斷否決了。
”那就就地紮營,把向導叫過來。“周虎臣嘆了壹聲,看來暫時是過不去了,只能等待江水弱了以後再說。
不久,幾名本地向導謹小慎微的在親兵帶領下跑過來施禮,周虎臣立即開始詢問。
”這江水什麽時候可以弱下去?“
這幾名向導有女真人,也有蒙古人,好像還有其他少數民族。但很壹致,幾個人都不會漢語。幾名軍中士兵趕緊過來客串了壹把通譯。
”大帥,現在是剛入八月,看今年的情景,估計江水要在壹個半月之後才會弱下去。“壹個半月有些太久了!讓周虎臣直皺眉頭。
”江水弱下去之後可以用小船或木筏渡江嗎?還是架浮橋更好壹些?“”小船、木筏可以渡江,但只有過了江才能架起浮橋,最佳的渡江時間其實是在冰封之後。“十余萬大軍用小船和木筏渡江的確不現實,但用少量軍隊過去後把浮橋架起來好像也不容易,因為對岸的敵軍在虎視眈眈,就等著阻擊作戰呢。這讓周虎臣壹陣心煩氣躁。
”問問江水封凍還要多長時間?“周虎臣可不願意這樣被敵人阻擊,架起壹座浮橋損失太多的人得不償失,還不如等待江水封凍。
”回大帥,向導說江水封凍要等到十月之後。“壹名士兵趕忙翻譯。
兩個月。最少要等兩個月,時間太長了,周虎臣壹揮手,向導和幾名客串通譯們退了下去。
”大帥。正好屬下趁機把周邊收拾壹下,留著這些跳蚤將來是麻煩,現在的時機正好。您只管等著就成,我去收拾壹下四周的地方勢力。“卻是莫顯成,他的意思是趁現在的閑暇收服周邊地方,正好給自己將來的統轄打打基礎。
”也好,反正是不能過江,就把這些地方安定壹下吧,省的將來麻煩。不過,壹定要謹慎,不要殺戮過重,北方貧瘠,只要有口飯吃,壹般百姓不會拼死抵抗,盡量用懷柔的手段。“周虎臣同意了,閑著也是閑著,正好搞定周邊的建奴力量為將來打算:”把地圖拿來,我們看看從哪開始。“壹張簡陋的地圖鋪開,周虎臣的壹眾手下開始了自己兩個月的征程北方的季節說變就變,就在莫顯成在周邊不斷收拾那些不大的寨堡和村莊時,壹股冷空氣突然降臨,天驟然冷了下來。
蕭瑟的風吹黃了大地,群山和莽莽森林不再蒼翠,斑斑點點的黃色預示著深秋來臨,也意味著冬天已經不遠。
周虎臣的後勤軍壹直很給力,這次更不例外,就在天氣變冷的同時,後勤部隊很及時的送來了入冬前最大的壹匹物資,而隨著物資而來的壹個人卻讓周虎臣再壹次想起了南方的舒適生活,也想起了很多人和事。
跟隨後勤軍來的是周遇吉的首席幕僚高師爺高林升的長子,鎮江工坊的副總管事高有民,這位年富力強的管事屬於嫡系中的嫡系,等於周虎臣的家裏人。
家書自然帶來了,南京就好幾封,祖母和父母親的,公主的,還有那位太子也來了壹封信進行問候。另外還有無錫的壹封書信,正是無錫的家書讓周虎臣慚愧不已,南京那裏兒子都降生了,而那個最早許下承諾的人卻要在無錫繼續苦苦等待。
高有民帶來的家書無疑是定心丸,而物資卻是及時,因為這些物資中有棉服,還有周虎臣特意給士兵定做的開指手套。北方大地太冷了,這種手套在作戰中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火銃手、騎兵和輔兵,這種非常保暖的手套將給他們在冰天雪地作戰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
在高有民口中,周虎臣得到了江南和北都的實際情況,北都很安定,遷都已經開始;而鎮江的作坊在照常運轉,壹直在得到朝廷的全力支持,生產的各種武器裝備壹直在不停運送到北方;依照周虎臣的指令,鎮江的新兵招募和訓練減慢了,大局已定,已經不需要大量的士兵投入戰場,鎮江的新兵訓練營輕松下來;而淮安的造船廠也沒閑著,新式的大型戰船正在建造中,明春就要下水。
林林總總的事情很多,但都比較放心,周虎臣本有些焦躁的心情平復許多。
天氣越來越冷,山野壹片枯黃,馬上就要入冬,高有民帶著周虎臣的回信啟程南返了。
風怒嚎,如咆哮,隨風而來的是橫飛的雪粒子,還有那北方透骨的那種冷。高有民走後沒幾日,壹個更大的寒流降臨,江邊的江水開始有了薄冰,落地的雪粒子在融化,不久,莽莽的群山、森林與大地陷入了壹片白茫茫之中,今冬的第壹場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