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最強大佬

七只跳蚤

歷史軍事

窮山惡水多刁民 楚毅艱難的揮動手中布滿了銹跡的砍刀將壹根根的枯枝砍下,足足耗費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壹百章 搞事的小皇帝

諸天最強大佬 by 七只跳蚤

2021-11-3 22:27

  長安城皇宮
  此時深宮之中,白日裏在百官面前壹副傀儡模樣的天子劉協這會兒正壹臉鄭重的沖著壹名老者緩緩拜下。
  老者不是別人,赫然是從洛陽城護持太後董氏前往長安城的大漢老臣盧植。
  盧植壹副垂垂老朽的模樣,這會兒看著面前的幼帝,心中不禁為之感嘆萬分。
  他作為大漢老臣,按說絕對不該背離洛陽朝廷才是,畢竟按照法統而言,洛陽城中的那位天子才是大漢法理上的正統天子。
  奈何盧植欠太後董氏壹份偌大的人情,面對太後董氏的哀求,就算是盧植也不得不違背自己做人的準則護送董氏前往長安城。
  劉協壹臉期冀的看著盧植道:“太尉,還請助協兒壹助!”
  盧植心中苦笑不已,他怎麽沒有想到這位看上去如同傀儡壹般的幼帝小小年紀竟然有這般的心思。
  本來以為天子召他前來應該是詢問應對洛陽朝廷征伐的事情,結果讓他感到驚愕的卻是劉協沒有向他詢問如何應對洛陽朝廷的征伐,反倒是向他求助,希望自己能夠助他擺脫袁紹的控制。
  準確的說,劉協是希望他能夠出馬,於軍中制約身為大將軍袁紹。
  其實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夠看出,長安朝廷名義上是以劉協以及董太後為主,其實真正掌握了大權的根本就是以袁紹為首的壹幹諸侯。
  而袁紹又是這些諸侯當中實力最強的那壹位,也就是說,長安朝廷真正的權勢其實是掌握在袁紹的手中。
  如果說長安朝廷被覆滅那倒也罷了,可是眼下這形式,很多人都認為就算是長安朝廷覆滅不了洛陽朝廷,至少也可以同洛陽朝廷並存,那樣壹來,長安朝廷的權勢自然就讓許多人為之心動。
  別看劉協小小年紀,可是比之其兄長劉辯來,劉協的小心思要多的多,他根本就不甘心去作為袁紹的傀儡,就算是沒有機會,他也要想方設法的創造機會,更何況他身邊還有盧植這麽壹位軍方大佬。
  哪怕是盧植如今在軍中並沒有太多的勢力,但是不要忘了,當初平定黃巾之亂時,盧植可是大漢壹軍之統帥,無論是公孫瓚還是劉備這些人都不過是盧植門下弟子而已。
  盧植的影響力之大,絕對不容小覷,所以劉協盯上了盧植,不惜親自向盧植拜求。
  微微壹嘆,盧植看著面前的幼帝,心中也是頗為感嘆,漢家天子淪落到這般的程度,也是少見了,而且劉協小小年紀就有這般的心思,這讓盧植對劉協生出幾分期待來。
  劉協未必不能夠重整漢室,如同光武帝劉秀壹般再延漢室傳承。
  這會兒壹直坐在壹旁沒有開口說話的太後董氏看向盧植道:“盧公,哀家與這孩子未來如何,皆在盧公壹念之間,還請盧公看在先帝的情面上,助這孩子壹助!”
  盧植沈吟壹番,看了看太後董氏,再看看劉協,緩緩點了點頭道:“太後、陛下,眼下的情形就算是老臣不說,想來兩位心中也都清楚,可以說當先絕對不是同大將軍鬧翻的時候。”
  董氏點頭道:“眼下尚且需要袁本初對抗洛陽朝廷,自然不可能選在這個時候對付袁本初。”
  盧植暗暗松了壹口氣,如果說太後董氏還有天子真的要他在這個時候對付袁紹的話,且不說他沒有這般的能力,就算是有,他也絕對不會答應。
  好在太後董氏還沒有那麽短見,所以盧植開口道:“正好此番大將軍需要統軍前往函谷關迎戰楚毅所部大軍,介時大將軍離開長安城,陛下便可趁此機會安插人手,將長安城的軍政大權掌握在手。”
  劉協眼中閃爍著興奮的神色,沖著盧植點頭道:“太尉所言甚是,只要朕能夠掌握了長安城的兵馬大權,自是不懼他袁紹。”
  盧植微微搖了搖頭道:“陛下萬不可生此念想,就算是陛下真的掌握了長安城的兵馬大權,也絕不可同大將軍翻臉,否則的話,只會激怒大將軍,那時單憑長安城的兵馬根本就擋不住袁紹手下數十萬大軍。”
  盧植很清楚長安城之中真正忠於天子的人馬其實並不多,袁紹除非是被楚毅所斬殺,否則的話麾下數十萬兵馬在手,劉協以為憑借長安城當中留下來的那點兵馬就可以鎮壓袁紹,那就真的是自取其辱了。
  劉協哪怕是有那麽點心機,可是畢竟太過年幼,這會兒聽盧植這麽壹說,臉上自是露出幾分失望之色,好在劉協這會兒真的是將盧植視作依仗,點了點頭道:“朕聽太尉的。”
  微微點了點頭,盧植笑道:“陛下畢竟是長安城之主,陛下為君,大將軍為臣,除非是他想要造反,否則的話,只要陛下不是太過逼迫大將軍,大將軍絕對不敢做出什麽過分的事情來,只要陛下慢慢壯大自身實力,等到有朝壹日實力超過而來大將軍,那麽自是可以高枕無憂。”
  臉上洋溢著幾分歡喜之色,劉協沖著盧植拜了拜道:“若是果真有這麽壹日的話,朕定然重賞太尉。”
  就在盧植安撫天子劉協的時候,壹道身影出現在天子寢宮之外,赫然是袁紹心腹謀士許攸。
  許攸沖著守在天子寢宮處的小黃門道:“快去通秉,就說大將軍帳下行軍主簿許攸許子遠求見。”
  小黃門連忙前往寢宮通秉。
  看著跪伏在地的小黃門,劉協臉上禁不住露出幾分慌亂之色下意識的看向盧植道:“太尉,大將軍他怎麽這個時候派人前來見朕,莫不是……”
  看劉協那壹副慌張的模樣,盧植心中暗嘆壹聲,這到底還是壹個孩子啊。
  輕咳壹聲,盧植向著劉協道:“陛下不必驚慌,袁本初除非是有未蔔先知之能,否則的話如何會知曉陛下與臣之間的對話?”
  劉協壹聽,眼睛壹亮道:“太尉說的對,大將軍絕對不知道朕召太尉前來所為何事,這麽說來,大將軍派人前來是為了其他的事情了。”
  許攸看著匆匆而來的小黃門道:“怎麽這麽久?”
  小黃門連忙道:“回大人話,陛下剛剛歇息,聞知大人求見,自是要起身更衣,所以勞煩大人久侯。”
  許攸這才點了點頭道:“倒也是,陛下畢竟年幼,早些休息也是正常,既然陛下已經起身,且帶我前去拜見陛下。”
  寢宮之中,劉協壹副困倦的模樣坐在那裏,看著拜倒在自己面前的許攸道:“卿家深夜前來見朕,莫非是大將軍那裏有什麽要事不成?”
  許攸沖著劉協拜了拜,然後恭敬道:“啟稟陛下,臣前來是因為大將軍有壹事要稟明陛下。”
  劉協點了點頭道:“卿家請講。”
  許攸緩緩道:“大將軍決定明日發兵前往函谷關。”
  不等許攸將話說完,劉協眼睛壹亮,頗為振奮的道:“大將軍果然忠心為國,朕準了。”
  許攸有些搞不明白劉協這反應到底是怎麽壹回事,不過輕咳壹聲道:“不過大將軍的意思是希望陛下能夠隨軍壹同前往函谷關,壹方面長安城中並不是太過安全,難免會有楚賊手下人潛伏,萬壹趁著大將軍離開長安之時對陛下不利陛下但有損傷……”
  劉協的面色壹下子變得陰沈了起來,而許攸接著道:“況且有陛下隨軍的話,軍心士氣必然大振,所以臣此來正是為了將此消息告知陛下,也好讓陛下有壹個準備。”
  這會兒壹道身影自內室之中走了出來,許攸只看壹眼便認出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太後董氏。
  太後董氏身份可謂尊貴,許攸連忙向著太後董氏行禮道:“臣許攸拜見太後。”
  董氏擺了擺手,看著許攸道:“許子遠,本宮且問妳,函谷關如此危險之地,他袁本初到底是什麽意思,竟然要將陛下帶到那等險地,他是想要謀害陛下不成?”
  這話由董氏說來卻是再適合不過了,許攸聞言噗通壹聲跪倒在地向著董氏道:“太後何出此言,大將軍對朝廷忠心耿耿,對陛下更是忠貞不二,有何來謀害陛下之說。”
  董氏冷哼壹聲道:“既然如此,那就讓他袁本初親自前來見哀家,我倒是要聽聽他如何向哀家解釋。”
  許攸看了看坐在那裏的劉協,再看看太後董氏,心中壹嘆,沖著太後還有天子拜了拜道:“臣告退。”
  看著許攸的身影消失在寢宮入口處,原本硬挺著的董氏身子壹軟,臉上露出幾分悲色道:“盧公,妳可看到了,袁本初狼子野心,已然暴露無余,他這是想要將天子牢牢掌握在手中啊。”
  這會兒盧植自暗處走了出來,方才許攸同天子還有太後董氏之間的對話,盧植躲在暗中自然是聽得清清楚楚,這會兒聽太後董氏這麽壹說,不禁輕嘆壹聲。
  說實話,盧植還真的沒有想到袁紹竟然會生出帶著天子前往函谷關的想法來,畢竟如果袁紹先前果真有此念的話,白日裏朝堂議事之時,袁紹肯定會露出這般的意圖來。
  既然先前議事之時沒有提及這點,那麽許攸深夜前來向天子通秉此事,那麽這決定就是不久之前袁紹方才決定的。
  不用想,盧植就知道,這肯定是盧植手下那壹幹文臣謀士的建議。仔細想壹想的話,盧植也不得不對提出此等建議之人生出幾分欽佩來。
  站在袁紹的立場上的話,帶著天子前往函谷關,真的是利大於弊,其他不提,至少方才他給天子劉協的建議就無法實施了。
  或者說就算是壹樣實施,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效果,因為袁紹這是打算將天子呆在身邊,只要天子掌握在袁紹之手,區區長安城落入誰人之手並不是太重要。
  董氏看著盧植道:“盧公,這該如何是好,這該如何是好啊!”
  深吸壹口氣,盧植道:“太後,陛下莫慌,且聽聽袁本初究竟怎麽說吧。”
  說著盧植臉上露出幾分凝重之色道:“如果袁本初堅持的話,恕老臣之言,陛下怕是只能隨軍前往函谷關了。”
  董氏豁然起身,臉色有些蒼白道:“難道連盧公妳都沒有什麽辦法嗎?”
  盧植搖了搖頭道:“兵馬大權盡在袁紹之手,只要袁紹的理由不是太離譜,縱然是滿朝文武怕是都無法反對。”
  翌日天色大亮,袁紹壹身甲胄,身披鬥篷,威勢凜凜在數百親衛的簇擁之下直奔皇宮而來。
  皇城之中,禁軍已然換做了袁紹手下的兵馬,這些士卒眼見袁紹,壹個個肅然施禮,可見整個皇城都在袁紹的掌控之中。
  天子寢宮
  壹名小黃門尖聲道:“大將軍求見!”
  袁紹走進大殿之中,就見太後董氏還有小皇帝正坐在那裏看著他。
  大步向前幾步,袁紹恭敬施禮道:“臣袁紹拜見太後,拜見陛下。”
  太後看了壹眼立於大殿門口處如同兩員門神壹般的顏良、文醜,單單是看壹眼,董氏就感覺壹股煞氣撲面而來,心中壹緊,揮手道:“大將軍不必拘禮,且起身敘話吧。”
  袁紹起身跪坐於壹側,這才看向太後道:“昨夜是臣太過魯莽,不該於深夜派人前來驚擾了陛下歇息,還請陛下、太後多多見諒。”
  董氏看著袁紹道:“大將軍壹心為公,何錯之有,只是大將軍率軍前往函谷關也就罷了,何至於要帶上陛下,畢竟函谷關交戰之地,必然危機重重,陛下還是坐鎮於長安城最好,不知大將軍以為如何?”
  袁紹就沒有指望董氏會答應帶天子離去,這壹點袁紹早就有心理準備,所以聽董氏這麽說,袁紹神色不變,反而是笑著道:“太後所言的確有幾分道理。”
  聽袁紹這麽說,太後董氏心中壹喜,然而袁紹話音壹轉正色道:“然而長安城與數十萬大軍之中相比,究竟哪裏更安全,臣就算是不說,太後心中也該能夠分辨清楚才是,更何況陛下若是親臨函谷關,三軍必然為之振奮,大漲我軍威,如此壹舉多得之事,以太後之睿智,還需要臣多言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