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抉擇,人心思變
悠閑修仙人生 by 鹹魚pjc
2020-11-25 15:11
煌煌漢庭,帝宮之中,清雋少年壹袖掃開了奔他而來的大漢國運。
“此時還不是時候啊,若是讓妳上身了,豈不就是暴露了我。”
清雋少年心中思緒翻飛,卻是不敢讓這大漢國運真正的上身。
畢竟,他此刻只是假了他人之名號,還不是真貨。
“大漢之事,吾已盡數知曉。漢帝,妳確定要封我帝師之位?妳可要想清楚了?”
那清雋少年雙手負背,言語之間伴隨著撼天動地之威能。
層層疊疊的玄色光輝在這壹刻似是與整個漢庭相合,壓得整座大漢帝朝國都之中所有人都心中莫名壹揪,顫顫巍巍,不能自已!
“這是?大漢……國運……”
這壹刻,帝都之中,道道隱晦的目光投向了這煌煌漢庭,有些驚疑不定。
不知道這位帝王又在弄什麽幺蛾子。
……
帝宮之中。
劉琦眸光閃爍不定,這位已經將話說地分外明白了。
如果現在他矢口否認,自然是壹切就當做都沒有發生過。
但只要他親口承認了,那依照他目前所知道的情況來看。他和大漢以後將要面對的,恐怕就會是那些沈眠的不可言說的禁忌強者了。
弄不好,他更會成為人族的罪人。
這壹刻,不僅是劉琦想到了這壹點,下首的幾位忠臣亦是用著壹種驚駭欲絕的目光看著端坐帝座之上的大漢帝王。
大漢未來的結果如何,此時皆在這位帝王的壹念之間。
可越是如此,這樣的局勢越是恐怖!
畢竟,他們深知那些沈眠的不可言說的禁忌到底是什麽。
也知道,壹旦與其有了接觸,便是踏上了壹條不知結果的路。
而這,於大漢究竟是好是壞,無從得知。
但有絲毫走錯,弄不好就能叫整個大漢帝朝化為飛灰,永世沈淪在歲月的長河之中。
其中有人更是三番幾次的想要張口欲言,可是開口了半天卻是又壹聲嘆息,將自己想要說的話生生的咽下。
大漢如今的境況都已經這樣了,已是呈樹倒猢猻散,漸成崩理之勢。
那些趴在大漢身上吸食血肉的人,隨時隨地都想看到大漢國運消弭的那壹天。
“只要……只……只要帝師願意,我大漢願意掃榻以迎,傾舉國之力供奉,甘為帝師手中利劍,掃平寰宇,永不言判!”
帝座之上,劉琦低垂眼簾,面色如常,但卻是俯身壹拜,說出了這般驚天動地之言。
“陛下!”
劉琦話語剛落,帝宮之中的幾位臣子登時驚呼出聲。
若是帝師之位倒還罷了,這直接改弦易轍,乾坤到逆,將帝師之位拔到比帝王還要尊貴,簡直就是將大漢就這麽拱手相送了。
“閉嘴!”
劉琦怒目壹掃,直接就將已經張口的幾位臣子的話語壓下。
下壹刻,他又是重重的朝著那清雋少年深深俯身壹拜。
“琦懇請帝師垂青,護我大漢之國運!”
清雋少年眸光奇異,望著這位頭發花白,宛若行將老朽的大漢帝王。
便是他,也是沒有想到這位的心境此刻竟是能如此堅定。
“果真是風雲變換之際多潛龍,皆是時運不濟,只看誰能把握住機會了。只是機遇亦是劫運,就看妳能不能承受得住了!”
清雋少年心中沈思片刻,迎著劉琦的目光,微微頷首:
“可!”
“轟!!!”
就在清雋少年話語剛落之際,無形之中,似有什麽驚覺寰宇的力量在怒嚎,似乎要將整個帝宮湮滅。但是卻又在某種意念的庇護之下,始終沒能落下。
也就是在這壹刻,在人族祖庭深處的那座石屋之內。
站在那諸多案臺之前的老者,看著那第三層幽明之間似是隨時可能熄滅的長燈周身幾不可見的光輝又暗淡了壹分,卻是重重的嘆了壹聲。
“到底是人心思變啊……也好,這樣也好……”
而在大漢帝朝疆域的某處地域,有層層文氣清華升騰不休,壹塊塊象征著冥冥之中的氣數的奇石,上印刻文華纂紋,此刻卻是皆顫抖不休。
纂紋皆是綻放紅光,很多盡數模糊,即將折斷。
無數充斥著正大浩陽之氣的身影將自己的視線投向此地,不由得咬牙切齒。
在他們的感知之下,那已經孕載著的氣數,在這壹刻竟是有分裂之勢呈現!直看得他們目欲裂齜。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殺,無論是誰,阻我等道途者,殺!!”
“這怎麽會裂……這不可能?!”
“查!壹定要壹查到底,定要將那人扒皮抽筋,死無葬身之地!!!”
“之前帝都傳來消息,言大漢國運似有異動,想來便是應在這吧!”
“劉琦!!當初我等真是走了眼,每每想此,恨不能生吞其肉!”
“事已至此,只能及時止損了。另外,該叫那人準備好了。”
“沒了帝位,看他如何囂張!”
…………
煌煌漢庭,帝宮之中,那清雋少年目光炯炯,洞徹天地,直接將壹切都看在眼裏。
“劫,終於開始了!”
接著,擡頭看向寰宇天外。
“壹家獨大,可不是什麽好事。只有諸星璀璨,方才不負這即將到來的新天地!”
說著,屈指壹點,壹道圖卷自他的不朽光輝之中飛出,直接在劉琦的面前展開。
先是熟悉的打磨肉身,升華自身本質,待到肉身粉碎真空之後,便不再是合道天地,而是偉力獨歸己身,再往上,浩瀚如煙,無際無邊逐漸形成了壹條通往不朽的煌煌道途。
條條框框,每壹步皆是壹片新的天地,耀眼無比,璀璨生輝!
“壹道獨尊的寂清,不如百花齊放的盛世燦爛。”
“漢帝,我欲重開壹道,可願助我?”
轟——
此話壹出,整個帝宮盡皆失聲。
“九世之仇猶可報之,這是要清算昔日的那些人了嗎?”
此刻,在這帝宮之中,死寂壹片!
今日,在場的所有人都經歷的太多了。
“斷宗絕廟,終歸是要做過壹場啊!聖人,妳所謀之策,無愧大漢萬億眾生,無愧於人族,卻沒想過劉氏壹族到底該何去何從,想來妳也是沒有料到會有今日這壹幕發生吧。否則,依妳的性子,恐怕此地早就灰灰了去了!”
便在這時,壹白發叢生,身穿錦文華袍的老者出現在這帝宮之中,壹雙渾濁老眼垂淚。
繞是他文心似鐵,此刻看到劉琦面前的那壹卷圖卷,亦是根本就不知道該以怎樣的神色來面對這壹切。
他亦是感應到了那冥冥之中氣數的分解之勢。
“丞相!!”
看到老者後,在帝宮之中的幾名臣子紛紛心中松了口氣,俯身行禮。
來者正是大漢帝朝名義上的第壹高手,也是輔助帝王總理百政的百官之首,實際意義上的壹人之下萬人之上。
遍數大漢壹千三百州,如果不是他輔助劉琦勉力鎮壓的話,劉琦所面對的境況可能會更惡劣。
也正是他帶著壹幫效忠著漢室的重臣,輔助著劉琦,不停的修補著大漢根基,才能將大漢國運延續至今!
因此,他在感應到大漢國運的異動之後,便第壹時間放下還未處理完全的奏折,趕來帝宮之中,壹路暢通無阻。
可以說,以他的地位,便是真正做到權傾朝野,亦不是難事。
但現在,在知曉了這位帝師要做的事情之後。他沈默了片刻,亦是只能仰天長嘆,默默擦掉眼角的淚水,心神慢慢陷入沈寂!
力量上的差距便不說了,他們之間相差實在是太大了。
就憑著大漢國運主動投身,即便他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在這帝宮,在這煌煌漢庭之中,他亦是不能反抗,只能老老實實的在這裏聆聽訓示!
只是心中卻是對著那位聖人有幾絲怨恨!
“聖人啊,妳算是把整個儒家都坑進去了!”
這位丞相如何看不出來,在這位帝師顯露蹤跡之後,那被他君臣二人費盡心力保持的平衡,便是頃刻之間化為飛灰。
這壹刻,不知多少暗湧在大漢平靜之下湧動,只等著勃發的那壹刻。
而在另壹邊,劉琦正雙眼死死的盯著眼前圖卷之中,那無窮無盡,在不斷演繹各種道途纂紋。
即便是因此而眼角滴落血淚,亦是死死的盯著不放。
劉琦從來就沒有想到過,武道之路竟是如此璀璨。
不論是鑄就命星,還是升華意誌,亦或是不死不滅……
種種通天道途,每壹種都是他難以想象,或根本想象不到的煌煌大道。
單單只是翻看了幾眼這圖卷,劉琦就只覺得心膽俱裂,隱約猜到了清雋少年想要做什麽了……
只是大漢已與儒家,早已經壹體兩面,難分難舍,這也是為何他壹堂堂帝王,卻被束縛住了手腳,帝令更是只能在京畿之地管用。
壹旦儒家有閃失,引發大動蕩,不僅是他大漢,就算是整個中洲大陸,也是壹樣不得安穩!
就算是進而引發整個中天大世界的大動蕩,他亦是不會覺得沒可能。
屆時,由此而引發的天地大動蕩,他只是想壹想最終會有的結果,便是不寒而栗。
即便是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可是在這種牽引寰宇諸天的大事面前,也是有著心驚肉跳的大恐懼!
因此,便是他將之視為至親的丞相來了,他也是沒有發覺,只是以壹種極其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那清雋少年。
他至始至終就沒想過動搖儒家根本,因為但有壹個差錯,那近古中洲諸國混戰之局面,便很有可能發生在他大漢。
猛然間,他的嘴唇似乎有些開裂,良久才開口道:“帝師……妳這是要……”
“這裏種種不朽道途,妳可自選壹部修行,只是不可貪多,否則於己身有大害!”
清雋少年目光輕輕壹掃,就已然知曉了劉琦想要說什麽了!
只是這怎麽可能,都已經認了他當帝師了,上了賊船,哪有再叫他下去的道理。
真要叫他下去,他為此降臨而來所耗費的代價豈不是白費了。
便光是這壹卷圖卷,就是他以壹生所得,混合寰宇諸天的道理,推演而成。
每壹條道途,都是有著成為不朽的可能。
這要是被相熟之人知道了,還不得笑掉大牙,這賣假貨的竟是開始免費發送真貨,當真是要傳遍了無盡無限混沌鴻蒙了。
帝宮之中,在聽到了清雋少年的話後,劉琦面色微紅,卻是再不敢有過多言語了。
卻是已然想明白了,不管如何,事情已經發生了,他總不可能跑去解釋這不是我的本意。
這簡直是開玩笑。
何況,有這位在,他說不定還真能將大漢與儒家壹體兩面的局面給解了。
皆是,若是沒有了掣肘……
心中無數念頭轉動,劉琦卻是已經從那卷圖卷之中挑選出了壹部真經。
這卷真經內蘊劫運偉力,其中更有破壞、災難、殺戮、兵伐等等大道經義。
由此而衍生下,有無數分支妙法。
可以說,單單就是憑借著這壹卷,他劉琦就能以大漢底蘊培養出壹方帝朝真正所擁有的勢力。
隨著劉琦挑選出了自己心儀的真經,那清雋少年此刻亦是雙眸中有種種奇異光彩出現。
下壹刻,伸手壹點,穿透層層空間,徑直點在了劉琦的眉心之中。
真經之中的種種道紋,古纂,圖文,神韻……壹股腦的湧進了劉琦的心神之中。
如浩瀚大洋壹般的無窮無盡的信息湧進,直叫劉琦雙目瞪圓,張口,卻什麽都說不出來。
只感覺腦海中那些無窮無盡的信息如同是由刀氣組成的汪洋,壹刀壹刀的割裂著他的神魂,他的意誌。
此間痛苦,難以言表億萬之壹。
不知過去了多久,那清雋少年指尖再壹彈,劉琦登時清醒了過來。
只覺得渾身無力,百骸俱碎,直挺挺的摔倒了下去。
“陛下!!”
眼看著劉琦摔倒,在這帝宮之中的其余人皆是駭然,驚呼之余,卻只有丞相壹人走上帝座前,將他扶起。
“陸卿何時來的?”
劉琦看著眼前的丞相,有些驚訝,卻絲毫沒有介意丞相站在了只有帝王才能站立的禦道上。
“老臣,剛來!”
丞相扶著劉琦,待其端坐帝座後,方才躬身壹禮。
“陸卿,妳來了正好,這位便是昔年輔助世祖,中興我大漢社稷的帝師。”劉琦為丞相介紹著那清雋少年。
“下官,拜見帝師!”
百官之首的丞相,向著那清雋少年躬身壹禮。
帝師之位等同帝王,自然是要比他這丞相之位尊貴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