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江山

知白

歷史軍事

家積貧則苦,國積貧則弱,家苦國弱,民何以生? 盛世文明興,亂世野蠻起,好在這中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壹百七十三章 兩年

不讓江山 by 知白

2022-2-10 19:46

  不出李叱的預料,韓飛豹很快就下令雍州軍反攻,敵人的隊伍鋪滿了地面壹樣席卷而來。
  可是寧軍在廝殺結束之後就在分批撤回北岸,韓飛豹的大軍殺回來之後,只看到最後壹批寧軍乘坐船只離去。
  非但人都走了,還把能帶走的都帶走了,帶不走的全都毀掉。
  李叱是第壹批殺過來的,也是最後壹批離開的。
  他說過,要讓士兵們知道領兵之人應該是什麽樣的,更要讓每壹個領兵之人知道他們應該是什麽樣的。
  坐在船上回望洶湧而來的雍州軍,李叱緩緩吐出壹口氣。
  打這壹仗的目的不是為了殲滅敵人,敵人有數十萬兵力,而且驍勇善戰,想打殲滅戰根本不可能。
  這壹戰的目的是摧毀敵人的拋石車和渡江的羊皮筏,沒有了這兩樣東西,雍州軍想進荊州就只能是望江興嘆。
  回去的路上,李叱把甲胄脫下來,那鐵甲壹卸,裏邊的血水嘩嘩的往下流。
  如此濃重的血腥味,就算是好好泡上壹個熱水澡都未必能洗掉。
  這壹戰毀掉了所有拋石車,帶走了所有羊皮筏,雍州軍再想入局似乎只剩下壹條路可以走了。
  那就是繞開荊州走梁州,經過崎嶇難行的山路,比預計要晚許多的進入荊州。
  而這正是李叱希望韓飛豹要做的,從梁州進入京州之後,韓飛豹的主要對手可就不是寧軍了。
  韓飛豹什麽時候入局,入局之後面對的對手是誰,如何才能幫助老唐在京州完成布局,這些都需要李叱以壹種俯瞰天下的姿勢去籌謀,才能做到完美。
  老唐只管在京州布局,而京州之外的整個天下,所有敵人,都需要李叱去算計去布局,讓他們進入老唐的布局。
  天下人只知唐匹敵天下無敵,卻不知這天下無敵,有多少是李叱在暗中促成。
  唐匹敵的天下無敵需要戰場,戰場上什麽時候面對什麽樣的敵人,是李叱給老唐送過去的。
  將後發制人用到了極致的李叱,就希望看到這樣的場面。
  回到北岸的寧軍大營裏,高希寧已經早就等在岸邊了,雖然李叱為了怕她擔心已經換了衣服,可是那壹身的血腥味怎麽可能壓得住。
  高希寧讓人燒了熱水,試好水溫後讓李叱泡個澡。
  正準備著,李叱看到余九齡臉色很不好看的走了過來,看著人格外失落。
  “怎麽了九妹?”
  李叱問。
  余九齡把手裏的壹封信遞給李叱:“李先生走了。”
  李叱吃了壹驚。
  李先生身上還有傷,他的左臂斷了,不修養幾個月難以恢復正常,此時李先生離開顯然還是要繼續去追查那些人,可他現在這樣的身體條件,萬壹遇到強力的敵人,怕是應付不過來。
  李叱連澡都顧不上洗,帶上人分頭去尋找。
  可是李先生那樣的人要想走,怎麽可能會被人輕易找到,那般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想要避開大家絕非難事。
  余九齡想離開大營繼續去找,卻被李叱阻止,因為他確定余九齡找不到。
  除非是李先生想讓人找到自己在那兒,不然的話,誰也跟不上李先生的步伐。
  李叱拍了拍余九齡的肩膀:“先生說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使命,我們的使命是建立壹個新的國家,讓百姓們都過上好日子,而李先生也有他的使命。”
  余九齡道:“我就是不放心……他現在這個身體,再去找那些人太危險了。”
  李叱道:“先生又不是莽夫,他比我們都有頭腦。”
  余九齡只好應了壹聲,落寞的轉身離開。
  李叱話只是安撫余九齡的,等余九齡回去之後,李叱就派人把歸元術找來,要求歸元術調集新組建的軍機司所有能調動的人,立刻去尋。
  先生確實有他自己認為的使命,可是先生做那些事並不開心。
  那些人,每壹個人死去,李先生都沒有任何得意,只有悲傷。
  或許只有先生才會有的悲傷,是壹種別人不理解的也難以理解的感同身受。
  李叱泡在大水桶裏,因為實在過於疲乏,很快就睡著了。
  他醒來的時候,其實並沒有過去多久,他這樣的人,怎麽可能會真的壹睡就忽略了壹切。
  他是壹個別人眼中看似清閑的主公,幾乎把所有能下派的權利都放了下去,所有人都在忙的時候,唯獨他看起來吊兒郎當的無所事事。
  可實際上,每壹件事,每壹步路,每壹個決策,每壹個判斷,都是他在把控。
  換了衣服,回到軍營裏,李叱召集將領們議事,分派斥候嚴密盯著雍州軍的動向。
  而與此同時,在京州的唐匹敵,也在壹步壹步的給武親王發糖。
  武親王預測,他們攻下布州之後發現幾百車沒來得及運走的糧草物資,再往北的話每壹城都會有寧軍來不及運走的糧草物資,畢竟寧軍的兵力有限,控制範圍也有限。
  而這,恰恰就是唐匹敵希望武親王預測到的。
  從布州往北,武親王的左武衛大軍又在十幾天之內連克三城,攻言縣,旭州,無為縣,這三城之內的糧倉,都有糧草。
  各城糧草儲備的數量雖然不多,可加起來之後算算看,足夠武親王出征的大軍月余所需。
  如此壹來,武親王的心裏也踏實了不少,有了這些糧草,他的隊伍就能繼續去尋找更多的糧草。
  而讓武親王心裏更為踏實的是,斥候送回消息,前陣子,唐匹敵帳下最得力的助手,將軍羅境率領壹部分寧軍返回蘇州去了。
  武親王猜測,是在揚州的關亭侯要出兵蘇州,所以唐匹敵不得不調更善戰的羅境回去。
  如此壹來,京州之內的寧軍兵力絕對不會超過五萬人。
  唐匹敵就算用兵如神,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裏只有幾萬人,他根本顧不過來那麽大的區域。
  於是,武親王繼續向北掃蕩。
  寧軍大營。
  將軍程無節從外邊快步進來,壹進門,看到唐匹敵正站在地圖前,連忙俯身行禮。
  “大將軍。”
  程無節叫了壹聲。
  唐匹敵沒回頭,擡起手指了指地圖上壹個位置:“武親王的隊伍,距離此地還有多遠?”
  程無節壹怔,他就是來匯報武親王大軍行蹤的,而大將軍這壹指,恰好就是武親王的大軍所在。
  “回大將軍,距離大將軍指的地方,應該不足百裏,以武親王的行軍速度,很快就要到了。”
  程無節下意識的又看了看那地方。
  芒碭山。
  “大將軍,咱們是要在芒碭山與武親王的隊伍決壹死戰嗎?”
  程無節忍不住好奇的問了壹句。
  唐匹敵搖頭,笑了笑道:“非但不死戰,我還在芒碭山給武親王備下了壹份厚禮。”
  程無節壹時之間有些迷茫,寧軍隊伍從沒有去過芒碭山,何時給武親王備下了壹份厚禮?
  這份厚禮,就不是唐匹敵親率的這支寧軍去備下的,而是唐匹敵在壹年多之前,就派人給豫州節度使燕先生送信,請燕先生分派人手,用壹年的時間,在芒碭山準備出來的。
  唐匹敵的視線從地圖上離開,看向程無節:“安排斥候密切盯著即可,不要暴露,只要確定武親王的隊伍進了芒碭山,迅速前來回報。”
  程無節應了壹聲,立刻轉身出去分派人手。
  兩天後,芒碭山。
  當武親王的大軍到了之後都驚著了,武親王的斥候探查發現,芒碭山中可能有大問題。
  於是,武親王親自率軍攻入山中,然後發現了大批的工匠,正在山中修建堡壘。
  木墻的規模極大,能有近三丈高,寬度也很驚人,至少可以讓六七個人並排而行。
  山中的工匠被左武衛俘虜之後交代,說是寧軍大將軍唐匹敵在壹年多前,安排他們到這裏來的。
  要在這裏修建壹座足夠堅固的城寨,因為寧軍的糧草物資,都要存放於此處。
  武親王派人去查,在這山中找到了幾個巨大的山洞,山洞中糧草堆積的難以計數。
  山洞裏只有壹人能行的小道,其余的地方都是堆積在此的糧食物資,壹袋壹袋的碼放整齊。
  山洞很深,從洞口往裏走,走到盡頭需要很久,而壹直走到盡頭全都是糧食物資。
  這麽多糧草,別說足夠武親王的大軍所需,運回去的話,也能解大興城的燃眉之急。
  芒碭山的城寨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造好了八成以上。
  武親王詢問說為何不見寧軍戰兵,那些工匠回答說,寧軍的隊伍都分派出去運糧了。
  武親王擔心有詐,派人在芒碭山中搜尋,搜了個遍也不見寧軍隊伍。
  於是武親王下令封山,他這樣的人,當然不會去難為那些工匠,只是讓他們繼續修建城寨,也答應了他們,修完之後就放他們回家。
  將芒碭山整個封鎖之後,武親王就分派隊伍,想辦法將糧食運回大興城。
  芒碭山距離大興城已有壹千五六百裏,這麽長的糧道,分派隊伍運送,也是很不踏實的事。
  寧軍大營。
  唐匹敵坐在那聽著斥候匯報消息,聽說武親王已經在四處搜尋車馬後,嘴角微微上揚。
  他用了壹年多的時間給武親王準備這份大禮,總算是沒有白費。
  屬下們這時候也才明白過來,他們的大將軍,竟是在壹年多前就已經看清了此時此刻的京州局勢。
  再想想看,壹年多前大將軍開始著手布置,那麽大將軍看到今日之局面,就不是壹年多前,而是更久之前。
  壹個站在多高地方的人,才能壹眼看到兩年後,還是在這樣壹個局勢瞬息萬變的中原。
  唐匹敵在羅境離開之前對他說,我正在給武親王挖壹個大坑,等到了埋坑的時候,我自然會調妳回來。
  如今,這個坑挖好了,武親王也已經進了這個坑,而且只要進去,就壹定出不來。
  唐匹敵聽完之後起身:“傳令下去,所有五品以上將軍來我大帳議事。”
  他緩緩吐出壹口氣:“兩年籌謀,借天下大勢,哪裏還有什麽理由打輸這壹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